《满江红 其二十二 丁巳中秋》
时间: 2025-01-17 10:18: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二十二 丁巳中秋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说与行云,且撋就嫦娥今夕。
俄变见金蛇能紫,玉蟾能白。
九万里风清黑眚,三千世界纯银色。
想天寒桂老已吹香,堪攀摘。
湘妃远,谁鸣瑟。
桓伊去,谁横笛。
叹素光如旧,朱颜非昔。
老去欢悰无奈减,向来酒量常嫌窄。
倩何人天外挽冰轮,应留得。
白话文翻译:
告诉行云,今夜就要与嫦娥相会。
转瞬间已见金蛇变紫,玉蟾化白。
九万里天空清澈无云,三千世界银色一片。
想那天寒桂树已经老去,香气依旧,令人心向往之。
湘妃远去,谁在鸣奏瑟?
桓伊已走,谁在吹横笛?
叹息那明月依旧,容颜却已不再。
年华渐老,欢愉与忧愁无法再增,往日酒量总嫌不足。
谁来天外挽住这冰轮,应该留住这美好时刻。
注释:
- 行云:指流动的云,常用来象征自由、飘逸的心情。
- 嫦娥:月中女神,常被视为美丽的象征。
- 金蛇、玉蟾:金蛇指金色的蛇,玉蟾则是白色的蟾蜍,均与月亮有关。
- 桂老:指桂花树老去,暗示时光流逝。
- 湘妃、桓伊:湘妃指湘江边的女子,桓伊则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均代表着美好而遥远的记忆。
- 素光:指明月的光辉。
- 朱颜:指美丽的容颜。
- 欢悰:欢愉与忧伤。
- 冰轮:指月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梅溪,晚号东篱,南宋诗人,出身于士族,才华横溢,尤其以词和诗著称。其作品风格通常沉郁、清新,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丁巳年中秋之际,正值秋天,诗人通过中秋明月,抒发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渴望。
诗歌鉴赏:
《满江红 其二十二 丁巳中秋》在形式上延续了宋词典雅的风格,内容上则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诗人在中秋之夜,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勾起了他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思考。开头几句“说与行云,且撋就嫦娥今夕。”直接表达了对嫦娥的向往,象征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接下来的意象如“金蛇能紫,玉蟾能白”,不仅描绘了月色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敏感。诗中“九万里风清黑眚,三千世界纯银色”更是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与思索。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美好事物的追忆,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感慨。“叹素光如旧,朱颜非昔”,这两句尤为动人,反映了诗人对自身老去的无情感叹,以及对青春流逝的惋惜。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真挚深刻,充分展示了刘克庄作为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说与行云,且撋就嫦娥今夕。” - 直接表达了与行云对话的情境,渴望与嫦娥相会。
- “俄变见金蛇能紫,玉蟾能白。” - 描述月亮的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
- “九万里风清黑眚,三千世界纯银色。” - 形容广阔的天空与夜色,展现诗人的胸怀与感受。
- “想天寒桂老已吹香,堪攀摘。” - 通过桂花的香气,抒发对美好记忆的怀念。
- “湘妃远,谁鸣瑟。” - 通过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对往昔的思念。
- “桓伊去,谁横笛。” - 同样提到音乐,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 “叹素光如旧,朱颜非昔。” - 感叹光辉依旧,而容颜却已苍老。
- “老去欢悰无奈减,向来酒量常嫌窄。” - 表达对年华渐逝的无奈与对快乐的追求。
- “倩何人天外挽冰轮,应留得。” - 以“冰轮”象征月亮,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比作“冰轮”,形象生动。
- 对仗:如“金蛇能紫,玉蟾能白”,展现出对称美。
- 拟人:赋予自然事物(如行云、桂花)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中秋明月,抒发对逝去青春与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表达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体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行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
- 嫦娥:象征美好与理想。
- 金蛇、玉蟾:对月亮的描绘,寓意变化与无常。
- 桂花:象征美好与时光的流逝。
- 湘妃、桓伊:古代人物,象征对历史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嫦娥”象征什么?
- A. 美好与理想
- B. 现实与困惑
- C. 年龄与时间
- D. 自由与无拘
-
诗中提到的“金蛇能紫,玉蟾能白”形容的是?
- A. 月亮的变化
- B. 人的感情
- C. 自然的景色
- D. 生活的困扰
-
“老去欢悰无奈减”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青春的怀念
- B. 对生活的满足
- C. 对时间的无奈
-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与刘克庄的《满江红》都以月亮为主题,但李白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刘克庄则更多地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往事的追忆。
- 杜甫《月夜忆舍弟》则通过月亮引发对亲情的思考,情感更加直白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