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过麻子湖遇逆风有作
作者: 姚勉 〔宋代〕
原文展示
来去船皆欲便风,
天心岂解两相从。
侬帆一顺渠应怨,
不若从渠且苦侬。
白话文翻译
来往的船只都想借着顺风而行,
然而上天怎能理解人心的追随。
我的帆若顺着水流而行,想必会遭人怨恨,
不如随波逐流,忍受自己的艰辛。
注释
- 来去: 来往,指船只的行程。
- 便风: 顺风,形容船只航行便利。
- 天心: 天的意志或心意。
- 侬: 我,指自己。
- 帆: 船上的帆布,借以利用风力航行。
- 渠: 渠道,指水流。
- 应怨: 应该遭到怨恨。
- 苦侬: 让自己忍受痛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人情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诗人游历麻子湖时,遇到逆风,表达了在顺境与逆境中对人心与自然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过麻子湖遇逆风有作》是一首描写舟行湖上遭遇逆风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借船行的艰难反映了人生的无奈与哲思。首句“来去船皆欲便风”,直接引入了船只航行的背景,展现了人们对顺风的渴望。接下来的“天心岂解两相从”,则引出对上天与人心之间的反思,表达出人们在遭遇困境时的无助感。
通过“侬帆一顺渠应怨”,诗人使用了对比,暗示了顺应自然的结果可能带来的怨恨,给人以深思。最后一句“不若从渠且苦侬”,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语气,虽然苦涩,但也表达了对命运的接受。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既有对自然的尊重,也有对个体命运的思考,体现了宋代诗词的典雅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来去船皆欲便风: 船只来去都希望能借助顺风,表现出对顺利航行的渴望。
- 天心岂解两相从: 上天的意志并不理解人的愿望与追随,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
- 侬帆一顺渠应怨: 如果我的帆顺着水流而行,必然会遭到别人的怨恨,暗示了顺从的代价。
- 不若从渠且苦侬: 与其顺应自然而遭受怨恨,不如忍受自己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 诗中将顺风与逆风、怨恨与忍耐进行了对比,突出诗人的内心冲突。
- 拟人: “天心岂解”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共鸣。
- 隐喻: 船行与人生的隐喻,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描绘在逆风中航行的情景,探讨了人与自然、命运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顺境与逆境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船: 代表人生的旅途与追求。
- 风: 代表外部环境的影响,象征命运的变化。
- 湖: 象征着人生的宽广与未知。
这些意象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斗争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便风”是什么意思?
- A. 顺风
- B. 逆风
- C. 烈风
- D. 和风
-
“天心岂解两相从”中的“天心”指的是什么?
- A. 天气
- B. 天的意志
- C. 天空
- D. 天神
-
诗人对顺应自然的态度是?
- A. 积极的
- B. 消极的
- C. 无所谓的
- D. 不明确的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行路难》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姚勉的这首诗与李白的《行路难》,两者都涉及对人生旅途的探讨,但李白更多的是面对艰难的奋发,而姚勉则表现出一种对命运的接受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