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泗上阻风雨》

时间: 2025-01-19 22:02:50

雨昏古岸断人迹,天黑孤城闭水关。

灯火樽前初拥膝,风云淮上欲移山。

避人鱼鸟那足怪,吹浪蛟龙不自闲。

便使乘桴亦何事,沧波岁晚合知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泊泗上阻风雨 张耒 〔宋代〕

雨昏古岸断人迹, 天黑孤城闭水关。 灯火樽前初拥膝, 风云淮上欲移山。 避人鱼鸟那足怪, 吹浪蛟龙不自闲。 便使乘桴亦何事, 沧波岁晚合知还。

白话文翻译:

夜晚停泊在泗水边,遭遇风雨, 雨幕笼罩着古老的岸边,人迹罕至, 天色已黑,孤独的城池关闭了水门。 在灯火和酒樽前,初次抱膝而坐, 风云变幻,淮河之上仿佛要移山倒海。 躲避人类的鱼鸟,那并不奇怪, 掀起波浪的蛟龙,也不得闲暇。 即便乘着木筏漂流,又有什么关系, 在波涛汹涌的岁月末尾,应当知道回归。

注释:

字词注释:

  • 泗上:指泗水边。
  • 阻风雨:遭遇风雨。
  • 古岸:古老的河岸。
  • 断人迹:人迹罕至。
  • 孤城:孤独的城池。
  • 闭水关:关闭水门。
  • 樽前:酒樽前,指饮酒。
  • 拥膝:抱膝而坐。
  • 风云淮上:淮河上的风云变幻。
  • 移山:比喻巨大的变化。
  • 避人鱼鸟:躲避人类的鱼鸟。
  • 吹浪蛟龙:掀起波浪的蛟龙。
  • 乘桴:乘着木筏。
  • 沧波:波涛汹涌的海面。
  • 岁晚:岁月末尾。
  • 合知还:应当知道回归。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夜晚泊船时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他旅途中,夜晚泊船泗水边,遭遇风雨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归途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张耒旅途中,夜晚泊船泗水边,遭遇风雨时所作。诗中描绘了雨夜的孤寂和自然的壮阔,以及诗人对归途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夜晚泊船泗水边,遭遇风雨为背景,描绘了雨夜的孤寂和自然的壮阔。首联“雨昏古岸断人迹,天黑孤城闭水关”,通过“雨昏”、“古岸”、“断人迹”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颔联“灯火樽前初拥膝,风云淮上欲移山”,则通过“灯火”、“樽前”、“拥膝”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在风雨中的沉思和内心的波澜。颈联“避人鱼鸟那足怪,吹浪蛟龙不自闲”,以“避人鱼鸟”和“吹浪蛟龙”为喻,表达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尾联“便使乘桴亦何事,沧波岁晚合知还”,则透露出诗人对归途的期待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昏古岸断人迹”:雨幕笼罩着古老的岸边,人迹罕至,营造出孤寂凄凉的氛围。
  2. “天黑孤城闭水关”:天色已黑,孤独的城池关闭了水门,进一步加深了孤寂感。
  3. “灯火樽前初拥膝”:在灯火和酒樽前,初次抱膝而坐,展现了诗人在风雨中的沉思。
  4. “风云淮上欲移山”:风云变幻,淮河之上仿佛要移山倒海,表达了自然界的壮阔和变化。
  5. “避人鱼鸟那足怪”:躲避人类的鱼鸟,那并不奇怪,以自然界的生机为喻。
  6. “吹浪蛟龙不自闲”:掀起波浪的蛟龙,也不得闲暇,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
  7. “便使乘桴亦何事”:即便乘着木筏漂流,又有什么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接受。
  8. “沧波岁晚合知还”:在波涛汹涌的岁月末尾,应当知道回归,透露出诗人对归途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云淮上欲移山”中的“移山”,比喻巨大的变化。
  • 拟人:如“吹浪蛟龙不自闲”中的“吹浪蛟龙”,赋予自然界以人的行为。
  • 对仗:如“雨昏古岸断人迹,天黑孤城闭水关”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雨夜泊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透露出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归途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昏:雨幕笼罩,昏暗不明。
  • 古岸:古老的河岸,历史的沉淀。
  • 断人迹:人迹罕至,孤寂凄凉。
  • 孤城:孤独的城池,孤立无援。
  • 闭水关:关闭水门,隔绝外界。
  • 灯火:温暖的灯光,给人以安慰。
  • 樽前:酒樽前,饮酒的场景。
  • 拥膝:抱膝而坐,沉思的姿态。
  • 风云淮上:淮河上的风云变幻,自然的壮阔。
  • 移山:巨大的变化,自然的威力。
  • 避人鱼鸟:躲避人类的鱼鸟,自然的生机。
  • 吹浪蛟龙:掀起波浪的蛟龙,自然的活力。
  • 乘桴:乘着木筏,漂流的意象。
  • 沧波:波涛汹涌的海面,自然的壮阔。
  • 岁晚:岁月末尾,时间的流逝。
  • 合知还:应当知道回归,对归途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雨昏古岸断人迹”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雨夜的孤寂 B. 热闹的市集 C. 晴朗的河岸 D. 繁忙的码头 答案:A

  2. “灯火樽前初拥膝”中的“拥膝”是什么意思? A. 抱膝而坐 B. 拥抱膝盖 C. 踢腿 D. 站立 答案:A

  3. 诗中“风云淮上欲移山”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4. “沧波岁晚合知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迷茫 B. 对归途的期待 C. 对自然的恐惧 D. 对人生的绝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描绘春夜雨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王之涣《登鹳雀楼》:描绘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对自然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夜泊泗上阻风雨》与杜甫《春夜喜雨》:两者都描绘了雨夜的景象,但张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和对归途的期待,而杜诗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喜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以与张耒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