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观别》
时间: 2025-01-06 07:39: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江柳万丝飞絮。隔岸谁家,一舟横渡。粉堠遮愁画,桥涵影翠眉妩。凭肩分付。听不见销魂语。风断泪花零,定散作沙头香雨。人去。问天涯此别,多少短亭荒浦。袜尘未动,帆已挂暮潮生处。独自向小小桃扉,忍回首苍茫烟树。念惟有今宵,院锁灯昏情苦。
白话文翻译
望着江边的柳树,万千柳丝如飞絮般飘散。隔着河岸,不知是哪家的小舟在横渡。粉色的小堤遮挡了我的愁苦画面,桥下的影子映衬出那翠绿的眉眼。轻轻依靠在肩头,想要倾诉,却听不见那销魂蚀骨的话语。风吹断了泪花,零落的泪水一定散作沙滩上的香雨。人已离去,问天涯此刻的离别,有多少短亭和荒芜的河岸。脚上的尘土还没动,帆船却已经在暮潮中升起。独自走向那小小的桃花门,忍不住回头望苍茫的烟树。唯有今夜,院子里锁住了灯光,情感在昏暗中苦涩。
注释
- 望江柳:指江边的柳树,象征离别与思念。
- 粉堠:指用粉色装饰的小堤,暗示着美丽与愁苦的结合。
- 销魂语:表达了深情的言语,暗示着无法倾诉的情感。
- 沙头香雨:比喻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化作细腻的雨滴。
- 短亭荒浦:形容离别后的孤独与荒凉。
- 桃扉:指桃花门,象征着温暖和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符(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情感细腻、风格婉约著称。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离别、思念的深刻体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交织。诗人在离别时刻,感受到孤独与愁苦,借景抒情,表达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长亭怨慢 观别》是一首充满了离愁别绪的诗篇,诗中透出浓厚的思乡与离别的情感。开篇便以“望江柳万丝飞絮”引入,营造出一种轻柔的氛围,似乎在告诉读者,离别的痛苦如同柳丝般绵延不绝。接着,“隔岸谁家,一舟横渡”通过远望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他人生活的关注,同时也映射出自身的孤独。
诗的中段,描绘了小堤、桥影等景物,细腻的描写渗透着愁苦,尤其是“凭肩分付,听不见销魂语”,表达了诗人与爱人之间无法沟通的无奈。这种情感在后面的“风断泪花零”中进一步加深,泪水化作“沙头香雨”,展现了思念的细腻和无奈。
最后,诗人独自走向“桃扉”,回头望向“苍茫烟树”,让人感受到一种对过往的留恋与不舍。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典雅而富有诗意,令人心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望江柳万丝飞絮:描绘江边的柳树,象征离别情绪。
- 隔岸谁家,一舟横渡:表达对他人生活的关注,暗示自身的孤独。
- 粉堠遮愁画:小堤上的景象遮挡了愁苦,形成对比。
- 桥涵影翠眉妩:桥影与美丽的眉眼结合,增添了诗意。
- 凭肩分付:渴望倾诉却无能为力,情感的压抑。
- 听不见销魂语:无法传达深情,表达无奈。
- 风断泪花零:泪水如花零落,象征思念的伤痛。
- 定散作沙头香雨:思念化为细雨,带有清新与惆怅。
- 人去:直白描写离别的事实。
- 问天涯此别:对远方的思考,感叹离别的痛苦。
- 多少短亭荒浦:短亭与荒岸象征孤独与寂寞。
- 袜尘未动,帆已挂暮潮生处:暗示即将启程,时间的流逝。
- 独自向小小桃扉:孤独的归途,象征温暖的归属。
- 忍回首苍茫烟树:对过去的留恋,不舍。
- 念惟有今宵:强调当下的孤独与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沙头香雨”,将思念比作细雨,增强情感表达。
- 拟人:如“风断泪花零”,让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
- 对仗:整首诗结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离别时的愁苦与思念,伴随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柳:象征离别与思念。
- 小舟:代表生活的流动与变化。
- 粉堠:美丽而愁苦的象征。
- 桥影:连接与分离的象征。
- 桃扉:温暖的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望江柳”所象征的是什么? A. 离别与思念
B. 春天的到来
C. 友谊的加强
D. 财富的积累 -
“听不见销魂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孤独
C. 愤怒
D. 兴奋 -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过去的留恋? A. 碧水
B. 桃扉
C. 飞鸟
D. 夕阳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两首诗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符的作品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复杂,结合了离别与孤独的双重主题,而李白则偏向单纯的思乡情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符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离别与思念的诗歌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