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
时间: 2025-01-14 13:20: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亭怨
作者: 谭献 〔清代〕
看春老飞花飞絮。燕子来时,绿窗朱户。
不浣闲愁,漫煎离恨奈何许。
妾魂销矣,最恨是沙头树。
相送客舟行,却不道天涯从此。
欲暮。想征衫乍解,双袖泪痕无数。
玉环锦带,是纤手背人亲付。
算此后步步关情,似花发空阶无主。
更不遣分明凄断,柔肠一缕。
白话文翻译:
春天渐渐老去,花瓣和柳絮四处飞舞。
燕子归来的时候,窗户是绿色的,朱红色的门扇。
我无心去洗涤那闲愁,漫漫煎熬着离别的痛苦,这究竟该如何解脱呢?
我的魂魄已经销毁,最怨恨的就是那沙头的树木。
送别的客船远行,却没有人说从此天涯各自分离。
天色将晚,想要解下征衣,双袖上泪痕无数。
玉环和锦带,是那纤细的手背给我亲手相托。
自此之后,步步都充满了情思,像花开满空阶却无人欣赏。
更不愿意让人明确地感受到那凄凉的断绝,只有一缕柔肠在心。
注释:
- 飞花飞絮: 指春天的花瓣和柳絮随风飞舞。
- 绿窗朱户: 形容春天的气息,窗户为绿色,门扇为朱红色。
- 妾魂销矣: 妾的灵魂已经消散,表达了极度的忧伤。
- 沙头树: 指在沙滩上生长的树,象征着荒凉和离愁。
- 欲暮: 指天色将晚,情绪更加沉重。
- 柔肠一缕: 形容内心的柔情与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献,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细腻的情感与清雅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离别的感伤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创作背景:
《长亭怨》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离别的情感,反映了个人对爱情和离愁的深刻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时代背景交织在一起,使其成为清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诗歌鉴赏:
《长亭怨》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离别的哀愁。诗开头以春天的景象引入,飞花飞絮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迁,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脆弱。燕子归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与之相对的是“闲愁”和“离恨”,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接下来的句子“妾魂销矣,最恨是沙头树”,情感愈加浓烈,沙头树成为了离愁的象征,表达了对离别的强烈怨恨。诗中“欲暮”一节,描绘了即将分离的情景,双袖泪痕无数,展现了那种无法自持的悲伤。
整首诗在情感的流露上层层递进,最后以“柔肠一缕”收尾,既是对离别的无奈,也是对未来情感的无限牵挂。诗人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营造出了一种凄美的氛围,使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看春老飞花飞絮: 春天渐老,花瓣和柳絮随风飘舞,暗含时间的流逝。
- 燕子来时,绿窗朱户: 燕子归来,窗户绿意盎然,朱红的门扇象征着生机。
- 不浣闲愁,漫煎离恨奈何许: 无法洗去闲愁,漫长地煎熬着离别的痛苦,表达无奈与苦闷。
- 妾魂销矣,最恨是沙头树: 形容内心的痛苦与怨恨,沙头树成为离愁的象征。
- 相送客舟行,却不道天涯从此: 送别的船行远,却不说从此天各一方,增加了离别的无奈感。
- 欲暮: 天色将晚,情绪更加沉重。
- 想征衫乍解,双袖泪痕无数: 解下征衣,双袖泪痕累累,表达悲伤的情感。
- 玉环锦带,是纤手背人亲付: 玉环与锦带是情人的信物,象征着深情的托付。
- 算此后步步关情,似花发空阶无主: 回忆之后,每一步都充满情感,像是无人欣赏的花开。
- 更不遣分明凄断,柔肠一缕: 更不愿让人明确感受到离别的凄凉,只有柔情在心中萦绕。
修辞手法:
- 比喻: “飞花飞絮”比喻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 拟人: 燕子的归来赋予了生命的象征。
- 对仗: 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与无奈,融入了春天的景象与个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 生命的象征,代表着希望与美好。
- 飞花: 代表美好的事物短暂而易逝。
- 燕子: 归来的燕子象征着思念与重聚。
- 沙头树: 象征离愁与孤独。
- 泪痕: 代表着痛苦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看春老飞花飞絮”中的“春老”意指什么?
- A. 春天的结束
- B. 春天的开始
- C. 春天的美好
- D. 春天的变化
-
“妾魂销矣,最恨是沙头树”中“沙头树”象征什么?
- A. 幸福
- B. 离愁
- C. 友谊
- D. 生命
-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 A. 喜悦
- B. 离愁
- C. 愤怒
- D. 宁静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作品,表现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 《红楼梦》中的诗词:描绘了爱情与离别的感伤。
诗词对比:
- 《长亭怨》与李白的《将进酒》: 两首诗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在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情感的深刻。李白的豪放与谭献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情感表现方式。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