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宜春苑外楼堪倚》

时间: 2025-01-03 02:49:40

宜春苑外楼堪倚,雪意方浓。

雁影冥濛,正共银屏小景同。

可无人解相思处,昨夜东风。

梅蕊应红,知在谁家锦字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宜春苑外楼堪倚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宜春苑外楼堪倚,雪意方浓。
雁影冥濛,正共银屏小景同。
可无人解相思处,昨夜东风。
梅蕊应红,知在谁家锦字中。

白话文翻译:

在宜春苑外的楼阁上,正好可以倚靠着,雪意正浓。
雁的身影朦胧,与银屏上的小景相映成趣。
可惜无人能理解我此刻的相思之苦,昨夜的东风轻轻吹过。
梅花的花蕊应该已经红了,不知道在哪个富贵人家的锦字中呢?

注释:

  • 宜春苑: 此处指的是一个春天的园子,意象中蕴含着美好的春天和美丽的景色。
  • 楼堪倚: 楼阁可以倚靠,表达一种悠闲的心境。
  • 雪意方浓: 意指雪景正浓,营造出一种寒冷而清雅的氛围。
  • 雁影冥濛: 雁的影子朦胧,形容远方的雁群。
  • 银屏小景: 银屏指的是屏风,意指室内的景色。
  • 相思处: 指的是思念恋人的心情。
  • 梅蕊应红: 梅花的花蕊应该开了,暗含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爱人的思念。
  • 锦字: 锦字是指刺绣的字,象征着美好的祝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公元1030年-约公元1110年),字叔原,号惭愧,宋代著名词人,生于北宋时期。他以词风清新、婉约著称,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作品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创作背景:
《采桑子·宜春苑外楼堪倚》创作于宋代北方的一个冬季,诗人或许在特定的环境中,面临着寒冷的天气与内心的相思,借助自然景色抒发内心的情感,折射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爱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相思之苦。开头的“宜春苑外楼堪倚,雪意方浓”勾勒出一幅典雅的冬日景象,诗人在楼上倚靠,周围白雪皑皑,仿佛在静静地思考。接下来的“雁影冥濛,正共银屏小景同”则通过雁的影子与银屏的映衬,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思绪飘渺,宛如那远方的雁影。

“可无人解相思处,昨夜东风”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昨夜的东风似乎唤醒了他对爱人的思念,但又无人与之共鸣,体现了内心的苦闷与无奈。最后一句“梅蕊应红,知在谁家锦字中”,以梅花的绽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寄托了对爱人的思念与期待。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兼具自然与人情的交融,展现了宋代词人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宜春苑外楼堪倚: 描绘出诗人在宜春苑外的楼阁中,寻找一种倚靠的舒适感。
  2. 雪意方浓: 通过“雪意”渲染出一种寒冷而静谧的氛围。
  3. 雁影冥濛: 雁的影子模糊不清,暗示着远方的思念。
  4. 正共银屏小景同: 银屏上的小景与外面景色相互映衬,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5. 可无人解相思处: 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思念无人能懂。
  6. 昨夜东风: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来临,暗含对未来的期待。
  7. 梅蕊应红: 梅花的开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爱情的绽放。
  8. 知在谁家锦字中: 结尾提到锦字,进一步加深了对爱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 “雁影冥濛”以雁影比喻思念,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 “昨夜东风”将风赋予了情感,似乎能感知人的心情。
  • 对仗: 整首词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爱人的思念,以及在寒冷冬日中的孤独感。主题围绕着爱情与自然的交织,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爱情的深切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代表寒冷与孤独,也象征着纯洁。
  • : 象征远方的思念,表示在爱的追寻中孤独的状态。
  • : 代表爱情的美好与期待,梅花在冬季绽放,象征着坚韧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雪意方浓”描述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春天的温暖
    • B. 冬天的寒冷
    • C. 秋天的萧瑟
    • D. 夏天的炎热
    • 答案: B
  2. “梅蕊应红”中的“梅”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爱情
    • C. 亲情
    • D. 乡情
    • 答案: B
  3. 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与思念
    • C. 愤怒
    • D. 满足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将晏几道的《采桑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但晏几道的词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深邃,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女性内心的细腻与柔情。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
  • 《晏几道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