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延上人归云峰》
时间: 2025-01-17 08:46: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延上人归云峰
作者:王之道 〔宋代〕
去年出山时,飞支正撩乱。
殷勤大洪老,呵笔泻真赞。
为言化菩萨,持钵江北岸。
欲将说禅相,醒彼瞌睡汉。
别来能几日,沤灭冰且泮。
似闻妙湛师,接踵还旧观。
公归勿惆怅,生死同夜旦。
幸有囊中金,了此一重案。
白话文翻译:
去年你从山上出来时,飞鸟在空中自由盘旋。
殷勤的老者大洪,提笔写下了真实的赞美。
他说你化身为菩萨,手持钵盂在江北岸。
想要将禅理传递,唤醒那些沉睡的人。
离别后又能有多少日子,冰雪融化,春天来临。
似乎听说妙湛师又回到了旧观。
你回去的时候不要感到惆怅,生与死都在同一夜晚的黎明。
幸好你囊中有金,能了结这一重的案子。
注释:
- 飞支:指的是自由飞翔的鸟,象征着自由与超脱。
- 大洪老:可能是指某位年长的高僧,表达对其的尊敬。
- 化菩萨:指的是修行得道,能渡人于苦海的菩萨。
- 持钵:指僧人手持的铝钵,象征乞食与施舍。
- 瞌睡汉:比喻那些沉迷于世俗、无法觉悟的人。
- 沤灭冰且泮:意为冰雪融化,春回大地,象征着新的生机。
- 妙湛师:指的是高僧妙湛,传承佛法的象征。
- 生死同夜旦:强调生死无常,提倡对生死的淡然态度。
- 囊中金:象征着物质财富或修行所得的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作见长,尤其擅长描写道教和佛教题材,作品蕴含深邃的哲理与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之道与延上人的分离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及对修行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体现了对生死、禅理的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佛教思想的吸纳与探讨。
诗歌鉴赏:
《送延上人归云峰》是一首表达友谊与哲理的诗作,王之道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延上人的离别情景,诗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飞鸟在空中自由翱翔的情景,象征着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接着,诗人提到了大洪老的赞美,表达了对高僧的尊重与仰慕。在此之后,诗中提到的“化菩萨”与“持钵”,则揭示了修行者的使命与责任,反映出对人间苦难的关怀。
通过“欲将说禅相,醒彼瞌睡汉”的描写,诗人试图唤醒那些沉迷于世俗的人,传达出一种希望与责任感。离别的时刻,诗人感叹“别来能几日”,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同时,诗中提到的“生死同夜旦”,则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淡然态度,揭示了禅理中生死观的深刻内涵。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的思考,字里行间透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与智慧,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年出山时,飞支正撩乱。:去年你从山中出来,空中的飞鸟正自由飞翔,象征着自由的心态。
- 殷勤大洪老,呵笔泻真赞。:年长的高僧大洪热情地为你写下真实的赞美,表达对你的认可。
- 为言化菩萨,持钵江北岸。:他说你如同菩萨,手持钵盂在江北岸,象征着你的修行与使命。
- 欲将说禅相,醒彼瞌睡汉。:想要传递你的禅理,唤醒那些沉迷于世俗的人。
- 别来能几日,沤灭冰且泮。:离别后还能有多少日子,冰雪融化,春天来临。
- 似闻妙湛师,接踵还旧观。:听说妙湛师也返回了旧观,传递了对修行的渴望。
- 公归勿惆怅,生死同夜旦。:你回去时不要感到惆怅,生死都在同一夜晚的黎明。
- 幸有囊中金,了此一重案。:幸而你囊中有金,能够了结这一重的烦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物比作菩萨,通过比喻表达其高尚的品德与使命。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 拟人:赋予飞鸟以自由的象征,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对修行的思考,人生的无常,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诗人通过禅理的传达,呼唤人们的觉醒,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鸟:象征自由与超脱,代表着人的向往。
- 钵盂:象征修行者的使命,传递对众生的关心。
- 冰雪: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变迁,暗示新的生机即将来临。
- 金:象征着物质财富或智慧的收获,体现了对生活的理解与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之道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化菩萨”是指什么?
- A. 一种动物
- B. 修行得道的人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乐器
-
诗中“生死同夜旦”的意思是?
- A. 生与死是一体的
- B. 生与死是不同的
- C. 生与死有明确的界限
- D. 生与死没有关系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题西林壁》 - 苏轼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王之道 vs. 苏轼:两位诗人均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王之道通过禅理表达对生死的思考,而苏轼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 王之道 vs. 李白: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与个性,而王之道则更倾向于内省与哲理的探讨,展示了不同的诗风。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之道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