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游归来园韵 其一》
时间: 2025-01-06 23:25: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咄咄柴桑久卜邻,轩轩少室竟何人。
一丘奇兴心犹远,千古论交迹未陈。
奋锸自随天地阔,园林好在岁时新。
东风相逐经行处,花草禽鱼不计春。
白话文翻译:
对着柴桑山的邻居,已经很久没见到人了。
那高高的少室山,究竟有什么人居住呢?
心中的奇妙兴致依旧遥远,千古以来的交往之事却未曾细述。
我挥动铲子,随性在天地之间,园林的美好在于它每个季节的新貌。
东风追逐着春天的足迹,花草、鸟禽和鱼类却不在意春天的到来。
注释:
- 咄咄:表示惊叹或呼唤。
- 柴桑:指的是柴桑山,位于今江西省。
- 轩轩:形容高大、壮丽。
- 少室:指少室山,古代名山之一。
- 丘奇兴:独特的兴致或情趣。
- 奋锸:挥动铲子,表示开垦或耕作。
- 园林:指的是园艺和自然景观的结合。
- 东风:象征春天的风,带来温暖和生机。
典故解析:
- 千古论交:此处暗指历史上著名的交友之事,可能指的是王羲之与谢安的友谊等历史故事。
- 东风: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象征春天的来临,万物复苏。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廖行之,字德润,号退庵,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游历归来之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同时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和游归来园韵 其一》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追忆。诗中通过描绘柴桑山和少室山的景象,突显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前两句中,诗人对于邻居的缺席感到孤独,表现出一种对人际关系的渴望。接下来的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奇特情感,虽然对友谊的渴望存在,但似乎又因时光的流逝而感到无奈。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自然的关注,诗人通过“奋锸”表达了对园林生活的热爱,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诗的尾句则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景象,生动地表现出春风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暗示着自然的美好与生生不息。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描写中流露出对友谊的深切思考,形成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咄咄柴桑久卜邻”:惊叹于柴桑山的隐居,表达了对久未相见的友人的思念。
- “轩轩少室竟何人”:对少室山的高大感到惊奇,提问其间是否有人居住,反映出孤独感。
- “一丘奇兴心犹远”:虽然有独特的情趣,但心中对美的追求依然遥远。
- “千古论交迹未陈”:千古的友谊之事尚未叙述,体现出对往事的追忆。
- “奋锸自随天地阔”:挥动铲子,随意耕作,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 “园林好在岁时新”:园林的美在于每个季节都有新的景象。
- “东风相逐经行处”:东风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机。
- “花草禽鱼不计春”:尽管春天已至,花草禽鱼依旧自在,不拘泥于季节的变化。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东风”比喻春天的到来。
- 对仗:前两句对仗工整,展示诗人的语言技巧。
- 拟人:将花草禽鱼赋予了“无计春”的人性化特征,增添了生动性。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对友谊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愉悦交织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柴桑:象征着隐逸与宁静,代表着理想的居住环境。
- 少室:象征高远与孤独,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寂寞。
- 园林: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 东风:象征春天与新生,传达出希望与生机。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柴桑”是指哪个地方?
- A) 江西
- B) 浙江
- C) 安徽
- 诗人对“少室”的描述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快乐
- C) 忧伤
- “东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秋天
- B) 春天
- C) 冬天
- 诗中提到的“柴桑”是指哪个地方?
答案:
- A) 江西
- A) 孤独
- B) 春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
诗词对比:
- 对比廖行之的《和游归来园韵 其一》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廖行之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