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作者: 左锡璇〔清代〕
忆自个人去了。
襟上泪痕多少。
鸳梦乍成时,
又被乌声警觉。
烦恼。烦恼。
一枕云屏寒峭。
白话文翻译
回想自己独自离去,
衣襟上泪痕不知多少。
鸳鸯的梦刚刚成形,
却又被乌鸦的叫声惊醒。
烦恼啊,烦恼啊!
只剩一枕云雾,寒冷而峭峭。
注释
- 忆自个人: 回忆自己独自离开。
- 襟上泪痕多少: 衣襟上不知沾染了多少泪痕。
- 鸳梦: 指与爱人共同的美好梦境。
- 乌声: 乌鸦的叫声,象征着打扰和惊醒。
- 烦恼: 形容内心的忧愁和不安。
- 一枕云屏寒峭: 指在梦中如同靠在云端,感到寒冷和孤独。
典故解析
“鸳梦”典出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美好的爱情梦境,而“乌声”则常用来象征不祥和惊扰。乌鸦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不祥之鸟,代表着对美好事物的打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左锡璇,清代女诗人,其作品以情感细腻而见长,常以个人情感为主题,体现了女性独特的视角和声音。
-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女性在情感与社会角色间的挣扎。
诗歌鉴赏
《如梦令》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开头的“忆自个人去了”便揭示了孤独的情感,伴随着泪痕的描述,显示了内心的苦楚。梦境中的“鸳梦”代表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但随着“乌声警觉”的到来,这种美好被无情打破,表现了梦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最后,反复的“烦恼”不仅强调了情感的深重,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绝望。整首诗言简意赅,却情感丰富,展现了清代女性细腻而敏感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忆自个人去了。”:回忆中的孤独,反映了失去的痛苦。
- “襟上泪痕多少。”:泪水的痕迹象征着内心的伤痛与思念。
- “鸳梦乍成时”:美好的梦境刚刚开始,象征着对爱情的憧憬。
- “又被乌声警觉。”:乌鸦的叫声如同一声警钟,打破了梦境,突显现实的残酷。
- “烦恼。烦恼。”:重复的“烦恼”突显了内心的焦虑与无助。
- “一枕云屏寒峭。”:梦境如云,象征着虚幻与不真实,感受寒冷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梦比作云屏,表达梦境的虚幻与缥缈。
- 拟人:乌声被赋予了警觉的作用,增强了梦与现实的对比。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加了语言的韵律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泪痕:象征思念与悲伤。
- 鸳梦:象征爱情的美好与渴望。
- 乌声:象征对美好事物的打扰与破坏。
- 云屏:象征梦境的虚幻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鸳梦”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爱情梦
B. 失去的梦
C. 现实的梦 -
“乌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喜悦
B. 打扰与惊醒
C. 安静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展现了爱情的渴望与失落,但其风格更加婉约细腻,情感表达更为丰富。而左锡璇的《如梦令》则更加直接,情感的表达更为强烈,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朱自华,《清代女诗人研究》
- 张华,《古代诗词解读》
- 施耐庵,《诗词中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