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俶玉》
时间: 2025-01-01 14:11: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舍家来就白云居,判作山人那羡鱼?
月上未妨龛火烬,梅开差有瓮醅储。
半楼雪意供蒲褐,一路松声迓竹舆。
莫笑瞿昙风味似,正须相视印如如。
白话文翻译:
我舍弃家园来到白云居所,难道是为了羡慕那山间的鱼吗?
月亮升起并未影响到佛龛中的火烬,梅花开了也不妨碍酒瓮的储藏。
半楼的雪意正好供我这蒲褐衣裳,一路的松声迎接着我的竹舆。
不要笑我和瞿昙的风味相似,其实我们只需对视,就能心意相通。
注释:
- 舍家:离开家乡,指诗人放弃世俗生活,追求隐居生活。
- 白云居:隐居之所,象征一种闲适的生活。
- 判作:意为判定、认为。
- 羡鱼:羡慕鱼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 龛火烬:佛龛上的火烬,象征佛教的清静和宁静。
- 瓮醅:酒瓮,指储存酒的器具。
- 蒲褐:指一种粗布衣,象征简朴的生活。
- 松声:松树的声音,代表自然的声音。
- 瞿昙:指释迦牟尼,代表佛教的智慧。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宝琛(约1830-1895),字履善,号梦阮,晚号清亭,清代诗人、书法家、画家,致力于诗词创作,风格多样,融合了传统与个人特色。
-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清代,反映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背景可能是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希望通过隐居来逃避世俗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次韵答俶玉》是一首典型的隐居诗,诗人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自由的向往。开篇即以“舍家”引入,展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放弃,表明他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接着,诗人以“月上未妨龛火烬,梅开差有瓮醅储”描绘了隐居生活中的安静与丰盈,月光与烛火交融,梅花的盛开与酒的储存,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意境。
中间部分通过“半楼雪意供蒲褐,一路松声迓竹舆”描绘了清幽的自然环境,雪意和松声交融,构成了一幅恬静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最后,“莫笑瞿昙风味似,正须相视印如如”则展示了诗人与佛教智慧的共鸣,强调了心灵的契合与相知。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赞美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清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舍家来就白云居”:我离开了家乡,来到了这个被白云环绕的居所。
- “判作山人那羡鱼?”:难道我会像山人一样,羡慕那水中的鱼儿吗?
- “月上未妨龛火烬”:月亮升起并没有影响到佛龛上的火烬。
- “梅开差有瓮醅储”:梅花的开放并不影响酒瓮中的储藏。
- “半楼雪意供蒲褐”:半楼的雪意正好为我这简朴的衣服增添情趣。
- “一路松声迓竹舆”:一路的松声迎接着我的竹舆。
- “莫笑瞿昙风味似”:不要笑我和释迦牟尼的风味相似。
- “正须相视印如如”:其实我们只需对视,就能心意相通。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运用了对仗手法,如“月上”与“梅开”形成对比。
- 比喻:将隐居生活比作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表现出诗人的心境。
- 意象:诗中出现了“白云”、“月”、“梅花”、“松声”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白云:象征自由与隐逸,代表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 月亮:象征宁静与安详,反映诗人内心的平和。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雅,代表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松声:象征自然的声音,代表诗人对自然和谐的感受。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人舍弃家园的原因是什么?
- A. 为了追求名利
- B. 为了隐居生活
- C. 为了游历四方
- 诗中提到的“瞿昙”指的是谁?
- A. 释迦牟尼
- B. 老子
- C. 孔子
- 诗歌中象征自然宁静的意象有哪些?
- 诗人舍弃家园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陈宝琛的《次韵答俶玉》,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注重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而陈宝琛则在隐居的生活与内心的宁静之间进行深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宝琛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