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檄赴古北口军次祀軷有期书示同志 其四》

时间: 2025-01-01 18:58:27

绝塞风云接大荒,谁敲铜斗韵伊凉。

鸡声夜醒千门月,虎迹秋盘万岭霜。

客惯渐忘尘梦换,官卑也要国恩偿。

镫前独抱龙渊啸,影烂芙蓉忍善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绝塞风云接大荒,谁敲铜斗韵伊凉。
鸡声夜醒千门月,虎迹秋盘万岭霜。
客惯渐忘尘梦换,官卑也要国恩偿。
镫前独抱龙渊啸,影烂芙蓉忍善藏。

白话文翻译:

在荒凉的边塞,风云汇聚于辽阔的大地,谁在敲响铜斗,吟唱着幽凉的旋律?
鸡鸣声中,夜色唤醒了千家万户的明月,虎的足迹在秋霜铺就的山岭上盘旋。
身为客人,渐渐忘却了尘世的梦境,而即便官职卑微,也要报答国家的恩惠。
我独自坐在灯前,抱着龙渊发出长啸,身影在烂漫的芙蓉花下掩藏。

注释:

  • 绝塞:指边远的边疆。
  • 铜斗:古代乐器,敲击时发出声响,象征着召集和鼓舞。
  • 韵伊凉:指歌声中的清凉韵律。
  • 鸡声夜醒:鸡鸣声唤醒夜晚的宁静。
  • 虎迹:老虎的足迹,暗示着危险和力量。
  • 秋盘:指秋天的景象,像是盘旋的情景。
  • 国恩偿:指回报国家的恩德。
  • 龙渊:古代神话中的龙的深渊,象征深邃和力量。
  • 影烂芙蓉:指在美丽的芙蓉花下的身影,表现出一种隐蔽的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曰豫,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诗才著称。其诗作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以边塞为背景,表达了对家国情怀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开篇的“绝塞风云接大荒”,描绘了辽阔的荒原和天际的风云,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壮阔的氛围。接着通过“鸡声夜醒千门月”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日常生活的细腻,形成了一种诗意的对比。

诗中“虎迹秋盘万岭霜”一句,通过虎的足迹象征着边境的危险,表现出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敏锐观察。后面的“客惯渐忘尘梦换”,则展现出诗人对身处异乡的思考,反映出一种淡淡的乡愁。

最后两句“镫前独抱龙渊啸,影烂芙蓉忍善藏”以更为内省的情感结束,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存在价值的追寻,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绝塞风云接大荒:边塞的风云聚集于辽阔的大地,展现出一种壮阔的景象。
  2. 谁敲铜斗韵伊凉:问谁在敲响铜斗,吟唱清凉的旋律,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思索。
  3. 鸡声夜醒千门月:鸡鸣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唤醒了千家万户的明月,传达了生活的细腻。
  4. 虎迹秋盘万岭霜:老虎的足迹在秋霜覆盖的山岭上盘旋,暗示着边境的危险和挑战。
  5. 客惯渐忘尘梦换:身为客人,逐渐忘却了尘世的梦境,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
  6. 官卑也要国恩偿:即使官职卑微,也要报答国家的恩惠,表现出强烈的国家情怀。
  7. 镫前独抱龙渊啸:在灯前独自抱着龙渊长啸,表达内心深处的力量与追求。
  8. 影烂芙蓉忍善藏:身影在烂漫的芙蓉花下隐匿,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隐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虎迹”比喻边境的危险,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将鸡声与夜晚的宁静联系,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对边塞生活的观察与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云:象征着变化和动荡。
  • 铜斗:象征着召集和鼓舞。
  • 鸡声:象征着日常生活的宁静与温暖。
  • 虎迹:象征着危险与挑战。
  • 龙渊:象征着力量与深邃。
  • 芙蓉:象征着美好与隐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绝塞风云接大荒”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宁静
    B. 壮阔
    C. 哀伤
    D. 快乐

  2. “鸡声夜醒千门月”中的“鸡声”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细腻
    B. 乡愁
    C. 战争
    D. 友情

  3. 诗人如何看待官职的高低? A. 不在乎
    B. 要求高
    C. 重要
    D. 需要回报国家

答案:

  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的诗作,描绘了秋天的孤独与思考。
  • 《登高》:王之涣的名作,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与《奉檄赴古北口军次祀軷有期书示同志》(蒋曰豫)对比,前者更多表现出个人的豪情壮志,而后者则更注重家国情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

这些内容将为您提供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多维视角,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古代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