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檄赴古北口军次祀軷有期书示同志 其三》
时间: 2025-01-01 19:04: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檄赴古北口军次祀軷有期书示同志 其三
作者: 蒋曰豫 〔清代〕
看山早已隘方州,放眼关河屐齿收。
万灶貔貅前出塞,一篇鹦鹉独登楼。
笑搀吴语供宾戏,浇醒秦灰饷鬼愁。
莫更辽阳春色误,乱红高柳拍天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可以理解为:
看那山脉早已阻挡了方州的视野,放眼望去,关河的轮廓像是鞋子上的齿痕一样清晰。
万家灯火像貔貅一样向外涌向边塞,一只鹦鹉独自登上楼台,显得格外醒目。
笑着用吴语和客人开玩笑,浇醒了秦地的悲愁灰烬。
别再被辽阳的春色所迷惑,繁花似锦的柳树随风摇曳,仿佛在天空中浮动。
注释:
- 隘:狭窄的意思,这里指被山阻挡的视野。
- 方州:可能指代某个地方的名字。
- 屐齿:指木屐的齿,形容地势的起伏。
- 貔貅: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着财富和权势。
- 秦灰:指代秦地的灰烬,隐喻着过去的悲愁。
- 辽阳春色:辽阳的春天美丽,但此处却有误导的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蒋曰豫,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多为抒情和叙事。蒋曰豫的作品常常带有时局的反映,表现出对国事的关注和对故土的思念。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怀,表达对家国的思考。诗中提到的万灶貔貅和鹦鹉,象征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对时局的思考。开篇以“看山早已隘方州”引入,描绘出一种被自然景观所限制的感觉,仿佛在暗示着内心的压抑。接着,通过“万灶貔貅前出塞”的描写,诗人将眼前的繁华与边塞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对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追求。
“鹦鹉独登楼”则是一种孤独的存在,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的“笑搀吴语供宾戏”,则是诗人用轻松的口吻与客人交谈,揭示了生活中细腻而温馨的一面,反衬出大环境下个人的渺小。
最后一联“莫更辽阳春色误”,带有警示意味,提醒人们不要被外表的美好所迷惑,内心的宁静与真实情感才是最重要的。整体来看,诗人在描写自然与人情的过程中,展现了对人生、对家国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看山早已隘方州”:山峦阻挡了视野,感受到了孤独。
- “放眼关河屐齿收”:关河的轮廓清晰可见,象征着边塞的距离感。
- “万灶貔貅前出塞”:描绘繁华的灯火与边塞的对比。
- “一篇鹦鹉独登楼”:鹦鹉的孤独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 “笑搀吴语供宾戏”:日常生活的轻松与温暖。
- “浇醒秦灰饷鬼愁”:唤醒内心的痛苦与忧愁。
- “莫更辽阳春色误”:警示人们要看清现实,不被外表所迷惑。
- “乱红高柳拍天浮”:春天的美景与虚幻的对比,带有一丝忧伤。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用“笑搀”让诗句更具生活气息。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人情,表达了对家国的思考与对人生的警示,反映出诗人在动荡时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 山:象征着障碍与孤独,代表着人生的困境。
- 关河:象征着遥远与分隔,反映出对家乡的思念。
- 貔貅:象征财富与希望,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
- 鹦鹉:象征孤独与渴望自由,展现内心的挣扎。
- 春色:象征美好与虚幻,警示人们不要被表象迷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看山早已隘方州”中的“隘”是什么意思?
- A. 广阔
- B. 狭窄
- C. 美丽
-
“万灶貔貅前出塞”中的“貔貅”象征什么?
- A. 悲伤
- B. 财富
- C. 孤独
-
诗人在最后一联中提醒人们不要被什么迷惑?
- A. 冬雪
- B. 辽阳的春色
- C. 古北口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津》与蒋曰豫的作品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更多的是豪放与洒脱,而蒋曰豫则透出一丝忧伤与沉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蒋曰豫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