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吉老十小诗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茵席絮剪茧,枕囊收决明。
南风入昼梦,起坐是松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柔软的茵席上,剪下的绵絮和蛹,枕头里装着决明子的种子。南风轻轻吹入梦境中,坐起身来听到松树的声音。
注释:
- 茵席:指用草或布做的垫子,通常用于坐卧。
- 絮:指棉絮,作为柔软的材料。
- 剪茧:指剪掉蚕茧,通常与养蚕和丝织相关。
- 枕囊:指枕头里的袋子,古人习惯在枕头中放一些香料或药物。
- 决明:决明子,植物的种子,常用于中药,有清肝明目的功效。
- 南风:春天的南风,象征温暖和舒适。
- 昼梦:白天的梦境,形容闲适舒适的状态。
- 松声:松树的声音,常与宁静、自然联系在一起。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古典典故,但“南风”常常象征着温暖、和煦,是古诗中常用的意象,表示春天的到来。诗中提到的“决明”也可以联系到古代医药文化,反映出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孟郊,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生活,具有浓厚的个性和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次韵吉老十小诗》是黄庭坚在与友人吉老交流中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宁静与美好,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次韵吉老十小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情趣,诗的开头以“茵席絮剪茧,枕囊收决明”两句,描绘了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茵席和决明子的意象,象征着生活的简单与自然,体现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的“南风入昼梦”,则将这种宁静与梦幻结合,南风的温暖与轻柔,仿佛让人沉浸在梦中,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最后一句“起坐是松声”,则通过松树的声音,传达出一种宁静的自然氛围,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整首诗的意境悠远,情感真挚,展现了黄庭坚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折射出当时文人追求闲适、自然生活的心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茵席絮剪茧:描绘了一个温暖的环境,表明诗人身处柔软舒适之地,暗示着生活的细腻与温馨。
- 枕囊收决明:枕头中装着决明子,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反映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南风入昼梦:南风的到来,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带来梦幻般的感觉,表达了对美好梦想的向往。
- 起坐是松声:松树的声音唤醒了诗人,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南风入昼梦”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温暖与梦境的交织。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轻松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真实感受,传达出一种淡雅的闲适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茵席:象征舒适、安宁的生活环境。
- 决明:象征自然与健康。
- 南风:象征温暖、希望。
- 松声:象征宁静和自然的和谐。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对生活的理想状态,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黄庭坚的字是什么? A. 孟郊
B. 孟子
C. 朱熹
D. 苏轼 -
诗中提到的“决明”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动物
C. 一种矿物
D. 一种食物 -
“南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冷静
B. 温暖
C. 疲惫
D. 悲伤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杜甫《春望》与黄庭坚的《次韵吉老十小诗》都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但杜甫的作品通常更具悲壮和沉重的历史感,而黄庭坚的诗则充满了闲适与宁静的生活情趣。两者的风格各异,却同样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