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江南 其八
频怅望,耶水与梧宫。
谁浣素纱窥越女,
因歌白苎号吴侬。
总在石莲东。
白话文翻译:
在耶水和梧桐宫之间,我常常怅望。
是谁在浣洗白色的纱布,偷偷窥视越女?
她因歌唱白苎的曲调而自称吴侬。
这一切总是在石莲的东边。
注释:
- 耶水:指的是一种水流,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水体,具有江南水乡的意象。
- 梧宫:可能指梧桐树下的宫殿或亭阁,象征着幽静的环境。
- 浣素纱:指的是洗涤白色纱布的动作。
- 越女:越地的女子,常常被传颂的美丽形象。
- 白苎:一种植物,古时常用于织布,象征着温柔和柔美。
- 吴侬:吴地的女子,代表江南地区的女性,带有方言的色彩。
- 石莲东:指的是某个地理位置,可能是特定的风景名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奇龄,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清代,江南地区的美丽风景与人文气息深深吸引了诗人,反映了他对江南的深情眷恋。
诗歌鉴赏:
《忆江南 其八》是一首充满江南水乡特色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南特有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开篇以“频怅望”引入,便营造出一种思乡的情怀,作者在耶水与梧宫之间的眺望中,既是对美景的欣赏,也是对过往的追忆。接着,诗人通过对“浣素纱”的描写,引入了越女的形象,展现了江南女子的风采与生活情趣。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也为整首诗增添了柔美的色彩。
“因歌白苎号吴侬”的句子中,白苎的歌声与吴侬的身份交织在一起,传达出一种地域文化的认同感,表现了江南女性的温柔与婉约。结尾“总在石莲东”则将诗的意境引向了一个具体的空间,仿佛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从未止息。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流露出浓厚的乡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美丽与生活的宁静,令人感受到一种深远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频怅望”:常常感到惆怅,展现出一种思念的情感。
- “耶水与梧宫”: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暗示心中的思念。
- “谁浣素纱窥越女”:引入生活场景,表现出对越女的憧憬与欣赏。
- “因歌白苎号吴侬”:通过歌声展现身份认同,增强了地域文化的内涵。
- “总在石莲东”:强调这美好的景象与情感的归属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苎”比作一种文化象征,代表温柔与细腻。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具体的意象(如耶水、梧宫、越女)构建了丰富的情感世界。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江南的深情怀念,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珍视。
意象分析:
- 耶水:象征着江南的水乡风情,流淌着诗人的思绪。
- 梧宫:代表着幽静雅致的环境,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 越女:象征着美丽与柔情,体现了江南文化的精致。
- 白苎:象征着温柔与纯净,传达出一种清新的气息。
- 石莲:寓意着坚韧与美丽的结合,暗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耶水”的意象主要代表什么? A. 山脉
B. 水乡
C. 城市
答案:B -
“浣素纱”的动作在诗中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忍耐
B. 追忆
C. 争吵
答案:B -
“吴侬”是指哪个地区的女性? A. 北方
B. 江南
C. 西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 by 杜甫:同样描绘了江南的美丽景色。
- 《江村即事》 by 杜甫:表达了对江南乡村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忆江南》与《江南春》对比:
- 两首诗均表现了江南的美丽,但《忆江南》更多强调个人情感,而《江南春》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毛奇龄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江南文化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