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午睡闻子规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睡眼上髟下蒙松未爽时,一声杜宇顿开眉。
不须报道思归乐,今我真归不用思。
白话文翻译:
在午睡时,睁开朦胧的眼,松树下的空气还未清爽,一声杜鹃的啼叫使我精神为之一振。
不需要人来告诉我思乡的快乐,今天我真的归来了,根本不需要再去思念。
注释:
- 睡眼:指刚刚醒来的眼睛,状态朦胧。
- 髟:形容头发,古人通常用“髟”表示头发凌乱。
- 杜宇:指杜鹃鸟,古时常用来表示思乡之情。
- 顿开眉:形容突然之间心情变好,眉头舒展。
- 报道:指报告,传达信息。
- 思归乐:思念归家的快乐。
典故解析:
杜鹃鸟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因其叫声悲鸣,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诗人通过“杜宇”一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变化与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山水诗及咏物诗。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关注生活的细节,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杨万里归乡途中,午睡时被杜鹃的叫声唤醒,感慨万千,表达了对故乡的归属感与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午睡闻子规》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自己午睡醒来的状态,朦胧的睡眼和松树下的清新空气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然而,突然传来的杜鹃啼鸣使他顿时精神焕发,似乎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杜鹃鸟的叫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他思乡之情的象征。
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诗人的内心独白,表明了他真正归来的喜悦和无需再思念的轻松感。这种心态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与归属感。整首诗洋溢着淡淡的乡愁,并通过杜鹃的声音将这种情感具象化,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睡眼上髟下蒙松未爽时”:描绘午睡刚醒时的状态,头发凌乱,眼神朦胧,环境清新却未完全清醒。
- “一声杜宇顿开眉”:杜鹃鸟的叫声让诗人瞬间清醒,眉头舒展,心情变好。
- “不须报道思归乐”:不需要别人告诉他思乡的快乐。
- “今我真归不用思”:表达了他已回到故乡,内心的满足和愉悦。
-
修辞手法:
- 拟人:“顿开眉”表现出一种情感的变化,给人以生动的感觉。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美,增添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与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归属感以及对生命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杜鹃:象征思乡与归属,古诗中常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
-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久,传达出自然的气息和生命的力量。
- 午睡:代表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杜宇”是指哪种鸟?
- A. 燕子
- B. 杜鹃
- C. 鹤
- D. 雀
-
诗人午睡时的状态是怎样的?
- A. 精神焕发
- B. 朦胧困倦
- C. 清醒敏捷
- D. 忧伤思念
-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吗?
- A. 是
- B. 否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午睡闻子规》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以自然为背景,但杨万里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而王维则通过山水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杨万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