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时间: 2025-01-01 00:20: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濛濛,香细细,芳径絮铺软。
艓子花西,隔水少人唤。
者边才放莺声,回波早觉,傍莎岸翠竿忙点。
柳丝挽。倩郎扶上船唇,催播燕梢转。
兜取鞋帮,溺鶒恰偷眼。
儿家只在前溪,斜阳树里,认小小红扉双扇。
白话文翻译
细雨朦胧,芳香细腻,花香飘散的小径上铺满了絮。
小船在西边,隔着水面很少有人呼唤。
这边刚放出黄莺的歌声,回响的波浪早已觉察,旁边的莎草岸边翠绿色的竹竿忙着点缀。
柳丝轻轻挽起,倩丽的郎君扶着我上船,催促着燕子在船头飞转。
我收起鞋子,恰好看见那只湿淋淋的鶒鸟偷偷瞧我。
小姑娘就在前溪,斜阳树下,认得那扇小小的红门双扇。
注释
- 艓子:指小船。
- 莺声:指黄莺的叫声,象征春天的到来。
- 莎岸:指长满莎草的岸边。
- 倩郎:指美丽的青年。
- 鞋帮:指鞋的边缘部分。
- 鶒:一种水鸟,常在水边徘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翔麟(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句而著称。他的诗风受到了苏轼和李清照等人的影响,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成诗于清代之际,正值社会变革,文化活动频繁。诗人通过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细腻的情感,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是龚翔麟的一首经典作品,展现了清代诗词的细腻与优雅。整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的春日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柔情。诗中通过描写细雨、芳香的小径、黄莺的歌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柔而浪漫的氛围。
开头的“雨濛濛,香细细”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湿润而芳香的环境中,细雨如丝,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接下来的“小船隔水少人唤”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尽管环境优美,但似乎缺少了可以分享的对象。
“黄莺的歌声”象征着春天的来临,生机的复苏,而“傍莎岸翠竿忙点”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动,柳丝轻拂,似乎在为这春日的美景增添一份柔情。诗中通过“倩郎扶上船唇”的描写,进一步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展现了爱情的甜蜜。
最后的“认小小红扉双扇”则将目光引向了一个具体的情景,仿佛是在讲述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与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濛濛,香细细:描绘了细雨的轻柔和空气中花香的细腻。
- 芳径絮铺软:小径上铺满了花絮,增添了春日的温柔。
- 艓子花西,隔水少人唤:小船在西边漂荡,水面上几乎没人呼唤,表现一种孤独感。
- 者边才放莺声:黄莺的歌声在此时响起,象征春天的到来。
- 回波早觉,傍莎岸翠竿忙点:回荡的波纹早已引起注意,莎草岸边的翠竿仿佛在忙着点缀春景。
- 柳丝挽:柳丝轻轻卷起,增添了柔情。
- 倩郎扶上船唇,催播燕梢转:美丽的青年扶着我上船,急促的燕子在船头飞旋,象征着爱情的甜蜜。
- 兜取鞋帮,溺鶒恰偷眼:收起鞋子,湿淋淋的鶒鸟似乎在偷偷注视。
- 儿家只在前溪:小姑娘就在前面的溪水旁。
- 斜阳树里,认小小红扉双扇:夕阳斜照在树下,认得那扇小小的红门,增添了一份温馨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细雨如丝”,将细雨比喻成了丝线,强调了雨的细腻。
- 拟人:如“柳丝挽”,将柳丝赋予了人的动作,增加了生动感。
- 对仗:在句式上运用对仗,使得整首诗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爱情的甜蜜与温柔。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柳丝:象征着柔情与温婉。
- 莺声:象征春天与爱情的到来。
- 小船:象征着自由与流动的生活。
- 红扉:象征着温暖的家与爱情的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天气是怎样的?
- A. 雪天
- B. 晴天
- C. 雨天
- D. 风天
-
“倩郎”指的是?
- A. 美丽的少年
- B. 诗人
- C. 小姑娘
- D. 老人
-
诗中提到的小船在什么地方?
- A. 东边
- B. 西边
- C. 南边
- D. 北边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祝英台近》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渗透着对自然与情感的细腻描写,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李清照的作品更为直接,体现出女性对爱情的深切思索。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龚翔麟诗文集》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