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仙吕惆怅》
时间: 2025-01-04 09:04: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琴虚下伤心泪。
只有文君知曲意。
帘烘楼迥月宜人,
酒暖香融春有味。
萋萋芳草迷千里。
惆怅王孙行未已。
天涯回首一销魂,
二十四桥歌舞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忧伤与惆怅,诗中提到的“玉琴”在此象征着音乐的哀伤,只有文君(即古代女诗人)能够理解其中的情感。诗人在月色下的楼阁中,感受到酒香与春天的滋味,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感到迷茫。芳草萋萋,似乎迷失了方向,而心中对故人的惆怅仍然未曾消失。回首天涯,心灵的痛楚如同在二十四桥的歌舞中回荡,难以释怀。
注释:
- 玉琴:指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音乐与情感。
- 文君:指古代的才女,常以知音之意出现。
- 帘烘:帘子轻轻摇曳,烘托出楼阁的幽静。
- 酒暖香融:形容酒的温暖与香气的交融,象征春天的美好气息。
- 王孙:指王孙贵族,常用来指代游子或思乡之人。
- 二十四桥:指扬州的二十四桥,是历史上著名的风景名胜地,象征着美好的往事和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邦彦(约1056年-1120年),字美成,号清真,宋代词人,以词风清丽著称,擅长音乐和诗词。他的作品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
《玉楼春·仙吕惆怅》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失落形成强烈对比。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惆怅。
诗歌鉴赏:
《玉楼春·仙吕惆怅》是一首极富情感与意象的词作,整首词在音乐的背景下流淌出沉郁而又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开篇的“玉琴虚下伤心泪”,直接点明了词人内心的伤痛,仿佛琴声中的每一个音符都在诉说着心中的愁苦。而“只有文君知曲意”,则展现了彼此间深厚的情谊,犹如知音相惜。
词中描绘的月色、酒香、春意等细腻景象,不仅是自然的描写,更是情感的寄托。“帘烘楼迥月宜人,酒暖香融春有味”,这几句中,词人用“酒暖香融”描绘出一种温暖的氛围,却又隐含着一种无奈的惆怅。接着,转到“萋萋芳草迷千里”,草色的迷离象征着词人心中的迷惘与无助。
最后几句“天涯回首一销魂,二十四桥歌舞地”,更是将思乡和怀旧的情绪推向高潮。二十四桥不仅是地理上的象征,更是时间的象征,那些美好的回忆如同桥边的歌舞,永远在心中回荡。这首词在意象的运用、情感的流露上均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琴虚下伤心泪:琴声空灵,伴随着作者的伤心泪水,直接表露出心中的悲伤。
- 只有文君知曲意:只有知音能够理解这种情感,强调了一种深厚的情感连接。
- 帘烘楼迥月宜人,酒暖香融春有味:描绘了美好的环境,然而内心的惆怅却与之对立。
- 萋萋芳草迷千里:草色迷离,让人感到迷失,反映了对未来的无奈。
- 惆怅王孙行未已:游子心中未曾平复的思念,延续着惆怅。
- 天涯回首一销魂,二十四桥歌舞地:回望过去的美好时光,心中感慨万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与情感相联系,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酒暖香融”和“帘烘楼迥”,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将“芳草”描绘成迷失的状态,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惆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蕴含了对知音的珍惜与感慨,反映了人对于情感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琴:象征着音乐与情感的传递。
- 帘烘:隐喻内心的幽静与思考。
- 酒: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团聚的欢乐。
- 芳草:象征着迷茫与追寻。
- 二十四桥: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过去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玉琴”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悲伤
b) 快乐
c) 知音
d) 春天 -
诗中提到的“二十四桥”主要指代什么? a) 地理位置
b) 诗人的故乡
c) 美好回忆
d) 音乐
答案:
- a) 悲伤
- c) 美好回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周邦彦的《玉楼春·仙吕惆怅》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但周邦彦更多地展现了内心的惆怅,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追忆。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周邦彦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