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思》

时间: 2025-01-04 10:05:43

风扫浮云作快晴,窗声终夜杂帘声。

月明满院鹊惊起,霜冷压栖鸡嬾鸣。

名字虚称旧朝士,门庭元是老书生。

尚余一事犹堪喜,北陌东阡醉太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思
风扫浮云作快晴,窗声终夜杂帘声。
月明满院鹊惊起,霜冷压栖鸡嬾鸣。
名字虚称旧朝士,门庭元是老书生。
尚余一事犹堪喜,北陌东阡醉太平。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风扫过浮云,天空顿时变得晴朗。窗外的声音伴随着帘子的摇动,整夜不停。明亮的月光洒满院子,惊起了栖息的喜鹊,霜冷得让鸡也懒得鸣叫。我只是名义上称为旧朝的士人,门庭前的景象更像是个老书生。还有一件事情让我感到高兴,那就是在北边的街陌和东边的小路上,沉醉于太平盛世之中。

注释:

  • 风扫浮云:风吹散了浮动的云彩,形容天气的变化。
  • 窗声终夜:窗外的声音整夜不绝,暗示孤独的夜晚。
  • 鹊惊起:明亮的月光让栖息的喜鹊受惊飞起,传达出夜的宁静被打破的感受。
  • 鸡嬾鸣:鸡因寒霜而懒得叫,反映出寒冷的气候。
  • 虚称旧朝士:虽然名义上称为士人,但实际上已经不在当年风光的朝代。
  • 醉太平:沉醉于当前的太平盛世,表达对社会安宁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主张恢复国家,被誉为“诗乡之父”。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以个人情感寄托对国家的忧虑。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时值南宋国势日渐衰弱,作者身为士人却无所作为,感到无奈与孤独。诗中既有对个人处境的感慨,也有对社会安定的珍惜。

诗歌鉴赏:

《夜思》是陆游在寂静的夜晚所写,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思绪的夜晚。开头的“风扫浮云作快晴”描绘了天气的变化,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动。接下来的“窗声终夜杂帘声”则引入了诗人的孤独感,窗外的声音与夜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在月光下,喜鹊被惊起,鸡因霜冷而不愿鸣叫,进一步增强了夜的静谧与寒冷。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自我反思,陆游自谦地称自己为“旧朝士”,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无奈与失落。然而,尽管身处困境,他依然能够在“尚余一事犹堪喜”的句子中找到一丝快乐,那就是对太平盛世的珍惜。整首诗在层次上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情,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现状的感悟,最终在对生活的热爱中找到了慰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扫浮云作快晴:描绘天色由阴转晴,象征希望。
  2. 窗声终夜杂帘声:表达夜晚的孤独与静谧。
  3. 月明满院鹊惊起:明月照耀,打破了夜的宁静。
  4. 霜冷压栖鸡嬾鸣:寒霜的到来让鸡懒于鸣叫,暗示外界的严酷。
  5. 名字虚称旧朝士:自谦,反映出对昔日身份的怀念。
  6. 门庭元是老书生:强调自己的身份与无所作为。
  7. 尚余一事犹堪喜:尽管处境艰难,但仍有值得高兴的事情。
  8. 北陌东阡醉太平:对太平盛世的感慨,表达对安宁生活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风扫浮云”比喻心境的变化。
  • 拟人:喜鹊被惊起,赋予其生动的情感。
  • 对仗:如“北陌东阡”形成对称,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个人处境的反思以及对太平盛世的珍惜,展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仍不失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意象分析:

  • :象征变化与无常。
  • 月亮:代表光明、宁静,也暗示孤独。
  • :象征生活的平常与无奈。
  • 喜鹊:具体的生动景象,传达出对自然的敏感与观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扫浮云作快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希望 C. 疲惫 D. 悲伤

  2. “尚余一事犹堪喜”中的“事”指的是什么? A. 个人成就 B. 社会安宁 C. 诗歌创作 D. 身份地位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夜晚的思绪。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通过夜晚景象反映内心情感。

诗词对比: 陆游的《夜思》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在夜晚描绘自然景象,但陆游更多的是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太平的珍惜,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描绘出一种恬淡的心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