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八山中》

时间: 2025-01-04 12:30:22

东皋若近远,苦雨隔还期。

闰岁风霜晚,山田收获迟。

茅檐燕去后,樵路菊黄时。

平子游都久,知君坐见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刘八山中
作者:皇甫冉 〔唐代〕

东皋若近远,苦雨隔还期。
闰岁风霜晚,山田收获迟。
茅檐燕去后,樵路菊黄时。
平子游都久,知君坐见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东边的山坡似乎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苦苦的雨水使得我们相聚的日期遥遥无期。因为今年是闰年,风霜来得晚,山里的田地收成也比往年要迟。屋檐下的燕子飞走后,樵夫的路上菊花也已经盛开。平子在都城游玩已久,想必你在家中一定会对此有所耳闻。


注释:

  • 东皋:东边的山坡。
  • 苦雨:指的是连绵不断的雨水,使人苦恼。
  • 闰岁:指的是闰年,通常指农历二月或其他月份有两次的年份。
  • 山田:山里的田地。
  • 茅檐:草屋的屋檐。
  • 燕去:燕子飞走。
  • 樵路:砍柴的路。
  • 平子:指的是朋友,可能是特指某位名叫平子的人。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燕去”可能指的是春天的结束,燕子离去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亦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诗作见长。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诗人与友人刘八的隔离时日,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与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朋友间的思念,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开篇“东皋若近远”便以对比手法引入,既有地理距离的感受,也有心灵上的隔阂,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期待的矛盾情感。接下来的“苦雨隔还期”则将这种情感进一步深化,雨水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连接的阻隔。

“闰岁风霜晚,山田收获迟”则通过农事的延误,暗示了时光的无情与生活的苦涩,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对生活节奏的无奈。接着,用“茅檐燕去后,樵路菊黄时”的景象描绘,展现了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季节更替的无奈。

最后一句“平子游都久,知君坐见嗤”则是对友人平子的关心与思念,暗示着即便身处异地,彼此的牵挂依旧如影随形。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皋若近远:暗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感情距离。
  2. 苦雨隔还期:雨水阻隔了相见的日期,表达思念之情。
  3. 闰岁风霜晚:指自然环境的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
  4. 山田收获迟:农田的收成迟缓,反映生活的艰辛。
  5. 茅檐燕去后:燕子的离去象征春天的结束,代表时光的流逝。
  6. 樵路菊黄时:菊花的盛开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提示了生命的轮回。
  7. 平子游都久:提到友人平子的游历,暗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8. 知君坐见嗤:表达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

修辞手法

  • 对比:如“近远”的对比,突出情感的复杂性。
  • 象征:燕子、菊花等自然景物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短暂、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春天与希望。
  • 菊花:象征秋天与成熟。
  • 茅檐:象征简单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通过这些意象,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变化的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皋”指的是: A. 南边的山坡
    B. 东边的山坡
    C. 西边的山坡

  2. “苦雨隔还期”中的“苦雨”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天气
    B. 连绵的雨水
    C. 暴风雨

  3. 诗中提到的“平子”是指: A. 诗人自己
    B. 朋友
    C. 亲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夜泊牛斗星》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对大自然的描绘和旅途的感悟;而李白的作品则多了几分豪放与激情,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汉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这些书目和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唐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