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鴷吟》
时间: 2025-01-01 14:58: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彼鴷吟》
作者:梅尧臣
断木喙虽长,不啄柏与松。
松柏本坚直,中心无蠹虫。
广庭木云美,不与松柏比。
臃肿质性虚,圬蝎招猛觜。
主人赫然怒,我爱尔何毁。
弹射出穷山,群鸟亦相喜。
啁呼弄好音,自谓得天理。
哀哉彼鴷禽,吻血徒为尔。
鹰鸇不博击,狐兔纵横起。
况兹树腹怠,力去宜滨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种称为“彼鴷”的鸟的抨击。虽然这鸟的嘴巴很长,但却不啄食柏树和松树,因这两种树木坚韧而无虫害。诗中提到广场上的一些树木虽然美丽,却无法与松柏相比,它们的质地虚弱,容易招致蝎子等猛兽的攻击。诗人感到主人非常愤怒,问这鸟为何要伤害美好的树木。虽然鸟儿从山里飞出,似乎也引来了其他鸟儿的欢喜,但它们在嬉戏的同时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得到了自然的道理。然而这只彼鴷鸟却是悲哀的,它的啄食只是在浪费鲜血。鹰和鸇鸟不去争斗,狐狸和兔子却在四处奔跑。更何况树木的根部已经显得疲惫,力量也早已流失。
注释
- 彼鴷:一种鸟,长嘴,象征着贪婪和破坏。
- 柏与松:柏树和松树,象征坚韧和长寿。
- 臃肿:指体态肥胖,质地薄弱。
- 圬蝎:指一种毒虫,象征危险。
- 赫然怒:形容主人愤怒的样子。
- 啁呼:鸟鸣叫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千里,号梅溪,宋代诗人,以山水诗和咏物诗著称,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自然界的现象反映人间的道德与伦理,警示人们珍惜自然与和谐共处的道理。
诗歌鉴赏
《彼鴷吟》通过描绘一种鸟对坚韧松柏的破坏,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贪婪行为的批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比喻,尤其是“断木喙虽长,不啄柏与松”,一开始就点明了鸟的特征与行为。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松柏的崇高品质的赞美,进一步突出彼鴷的贪婪和无知。诗人在表达对树木的珍视的同时,也暗示了社会中一些人对美好事物的侵害。
诗中对比了美好的松柏和虚弱的广庭木,暗示了在现实中美好事物常常被无知和贪婪所摧毁的无奈。结尾部分感叹彼鴷的悲哀,既是对自然界的哀伤,也映射了对人性败坏的忧虑。整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与深刻的哲理思考,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也引发人们对道德与伦理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断木喙虽长,不啄柏与松:长嘴的彼鴷并不啄食坚韧的柏树与松树。
- 松柏本坚直,中心无蠹虫:松柏树木坚韧而直立,内部没有虫害。
- 广庭木云美,不与松柏比:广场上的树木虽然美丽,却无法与松柏相比。
- 臃肿质性虚,圬蝎招猛觜:那些树木质地肥胖而虚弱,容易招致蝎子等猛兽的侵害。
- 主人赫然怒,我爱尔何毁:主人非常愤怒,问这鸟为何要伤害美好的树木。
- 弹射出穷山,群鸟亦相喜:鸟儿从山中飞出,似乎也引来了其他鸟儿的欢喜。
- 啁呼弄好音,自谓得天理:鸟儿在鸣叫嬉戏,自以为是得到了自然的道理。
- 哀哉彼鴷禽,吻血徒为尔:这只彼鴷鸟是悲哀的,它的啄食只是在浪费鲜血。
- 鹰鸇不博击,狐兔纵横起:鹰与鸇鸟不去争斗,狐狸与兔子却在四处奔跑。
- 况兹树腹怠,力去宜滨死:更何况树木的根部已经显得疲惫,力量也早已流失。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将彼鴷比作贪婪者)、拟人(鸟儿自以为是)、对仗(松柏与广庭木、鹰鸇与狐兔)等修辞手法,展示了诗人的艺术特点。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贪婪行为的批判,强调自然与人类应和谐共处,珍惜美好事物,反思社会伦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柏:象征坚韧与长寿,代表大自然的美好与永恒。
- 彼鴷:象征贪婪与破坏,体现对美好事物的侵害。
- 广庭木:象征虚伪的美丽,暗示外表的吸引力与内在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彼鴷吟》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松柏
B. 彼鴷
C. 广庭木
D. 所有以上 -
诗中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A. 自然的和谐
B. 贪婪的破坏
C. 美的欣赏
D. 生命的轮回 -
“断木喙虽长,不啄柏与松”表达了什么? A. 彼鴷的强大
B. 彼鴷的无知
C. 松柏的脆弱
D. 主人的愤怒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彼鴷吟》与杜甫的《登高》均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叹和对人心的忧虑。梅尧臣通过鸟类的形象反映人性,而杜甫则通过秋天的景色反映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两者都在作品中传达了对自然与人性关系的深思,但表达方式与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