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叹五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6 21:21: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溪水日夜长,莫辨芦荻洲。
桥面撑巨筏,门内维行舟。
邻家有破灶,来往纷游鯈。
望中见屋脊,簸荡如浮沤。
下田不可救,沉没无一留。
高田筑版插,全力保瓯窭。
须臾仍溃决,一概成洪流。
谁绘洚洞图,为民陈凤楼?
帝尧方咨儆,应切怀襄忧。
白话文翻译
溪水日夜流淌,难以分辨芦苇和荻草所生的洲岛。
桥面上撑着一只巨大的筏子,门内则是一只小船在行驶。
邻居家有个破旧的灶台,来往的鱼儿纷纷游过。
远望中看到屋顶,像浮在水面上的泡沫一样摇荡。
田地已经无法救援,完全沉没,没有一丝留下。
高地上搭建的水坝已经插入土中,尽全力保护着仓库。
然而片刻之间仍然会决堤,所有的一切都成了洪流。
谁绘制了这涝洞的图,向百姓陈述凤楼的威严?
帝尧曾经警惕过,应当真心怀忧。
注释
- 溪水:指小河流。
- 芦荻洲:水边长有芦苇和荻草的小洲。
- 巨筏:大木筏,常用于运输。
- 维行舟:小船在水面上漂流。
- 破灶:损坏的灶台,象征家园的破败。
- 游鯈:游动的鱼儿。
- 簸荡:摇晃,形容水面上的物体因水流而晃动。
- 高田筑版插:在高地上修筑水坝。
- 洚洞图:描绘水灾的图画。
- 帝尧:古代传说中的明君,象征智慧和仁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树本,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社会民生。他的诗作常常关注民众的疾苦,反映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水灾频发的时期。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灾害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民生困苦的同情与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
诗歌鉴赏
《大水叹五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洪水肆虐的惨状。诗的开头,溪水日夜流淌,给人一种无穷无尽的感觉,接下来则是对小舟和巨大筏子的描绘,展现出人们在洪水面前的无奈与挣扎。邻居的破灶和游动的鱼,象征着家庭的破裂与自然的无情。屋脊的浮动、田地的沉没,描绘了洪水对人们生活的直接影响,令人感到悲凉与无助。
诗人对高田筑坝的描写,体现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努力与无奈,尽管全力以赴,仍然难以抵挡洪水的侵袭。在最后,诗人提到帝尧,表达了对治水智慧的追忆和对古代明君的向往,暗示了对当代统治者的期待与批判。他希望当权者能够关注民生疾苦,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自然灾害,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民本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溪水日夜长:描绘溪水不断流淌,暗示着时间的无尽与洪水的持续。
- 莫辨芦荻洲:水面上芦苇和荻草的洲岛混淆,象征着灾后景象的混乱。
- 桥面撑巨筏:人们在洪水中依靠大筏子寻求生存。
- 门内维行舟:小舟穿行,展现出人们在绝境中求生的决心。
- 邻家有破灶:强调邻里家庭的破败,增添悲凉感。
- 来往纷游鯈:鱼儿在水中游动,象征着自然的韧性与生命的延续。
- 望中见屋脊:远处屋顶的晃动似泡沫,暗示着一切的虚幻与无常。
- 下田不可救:田地被淹没,无法再种植,突显生存的绝望。
- 高田筑版插:人们努力筑坝,显示出抵抗自然的勇气。
- 须臾仍溃决:然而努力之下,洪水仍然会决堤,再次带来灾难。
- 一概成洪流:所有的努力都化为洪流,体现无奈。
- 谁绘洚洞图:质问谁能描述这种灾难,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力感。
- 为民陈凤楼:希望有明君能为民众作主,呼唤领导者的责任感。
- 帝尧方咨儆:提及古代明君帝尧的警惕,反映对古代智慧的向往。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画面感和情感深度。比如“屋脊簸荡如浮沤”,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屋顶在洪水中摇晃的情景。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对自然灾害的深切关注,以及对治理水灾的渴望,表达了对民众苦难的同情与对统治者的期待,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力量。
- 芦荻洲:自然景观的脆弱与变化。
- 巨筏、小舟: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 破灶:家庭破碎与生活的艰辛。
- 高田筑版:人类对抗自然力量的努力与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巨筏”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人类的无奈与求生
C. 生活的富裕
答案: B -
“邻家有破灶”中“破灶”指代了什么? A. 家庭的团圆
B. 生活的艰辛与破败
C. 乡村的繁荣
答案: B -
诗的最后提到的“帝尧”是为了表达什么? A. 对古代智慧的向往
B. 对皇权的崇拜
C. 对自然的恐惧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王勃以豪情壮志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对未来的憧憬。
- 《江雪》:柳宗元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孤独与苦闷,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登高》 杜甫的描写亦描绘了自然灾难与社会动荡的景象,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社会的苦难,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差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探讨清代诗人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分析古典诗词的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