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小山戢戢盆池浅》

时间: 2024-10-04 08:10:27

小山戢戢盆池浅。

芳树阴阴转。

红阑干上刺蔷薇。

蝴蝶飞来飞去、两三枝。

绣裙斜立腰肢困。

翠黛萦新恨。

风流踪迹使人猜。

过了斗鸡时节、合归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小山戢戢盆池浅 陈克 〔宋代〕

小山戢戢盆池浅,芳树阴阴转。红阑干上刺蔷薇。蝴蝶飞来飞去两三枝。绣裙斜立腰肢困。翠黛萦新恨。风流踪迹使人猜。过了斗鸡时节合归来。

白话文翻译:

小山在浅浅的盆池中聚集,芳树的阴影渐渐转移。红色的栏杆上爬满了刺蔷薇。蝴蝶在两三枝花间飞来飞去。穿着绣裙的女子斜斜地站立,腰肢显得疲惫。她的眉间缠绕着新的忧愁。她的风流事迹让人猜测。斗鸡的季节过去了,她应该回来了。

注释:

  • 小山戢戢:形容小山丘聚集的样子。
  • 盆池浅:指盆中的水或景致浅。
  • 芳树阴阴转:芳树的阴影在移动。
  • 红阑干:红色的栏杆。
  • 刺蔷薇:带有刺的蔷薇花。
  • 绣裙斜立:穿着绣花的裙子斜斜地站立。
  • 腰肢困:腰肢显得疲惫。
  • 翠黛萦新恨:眉间缠绕着新的忧愁。
  • 风流踪迹:指女子的风流事迹。
  • 斗鸡时节:指斗鸡的季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克(约1088—1159),字子高,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南宋初年诗人,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和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风流与忧愁,以及她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诗中的女子形象可能反映了作者对某位女子的思念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日景象,通过女子的形象和周围环境的互动,展现了她的风流与忧愁。诗中的“小山戢戢盆池浅”和“芳树阴阴转”描绘了静谧的自然环境,而“红阑干上刺蔷薇”和“蝴蝶飞来飞去两三枝”则增添了生机与动感。女子的形象通过“绣裙斜立腰肢困”和“翠黛萦新恨”得以生动展现,她的风流事迹和忧愁情感在诗中交织,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细腻情感和生活场景的深刻把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山戢戢盆池浅:描绘了小山丘在浅浅的盆池中聚集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的自然环境。
  2. 芳树阴阴转:芳树的阴影在移动,暗示时间的流逝。
  3. 红阑干上刺蔷薇:红色的栏杆上爬满了刺蔷薇,增添了生机与美感。
  4. 蝴蝶飞来飞去两三枝:蝴蝶在花间飞舞,增添了动感与活力。
  5. 绣裙斜立腰肢困:穿着绣裙的女子斜斜地站立,腰肢显得疲惫,展现了她的柔弱与疲惫。
  6. 翠黛萦新恨:眉间缠绕着新的忧愁,表达了她的内心情感。
  7. 风流踪迹使人猜:她的风流事迹让人猜测,增添了神秘感。
  8. 过了斗鸡时节合归来:斗鸡的季节过去了,她应该回来了,暗示了对她的期待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芳树阴阴转”,赋予芳树以人的动作,增强了生动感。
  • 对仗:如“小山戢戢盆池浅”与“芳树阴阴转”,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 比喻:如“翠黛萦新恨”,用“翠黛”比喻女子的眉,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女子的形象,展现了她的风流与忧愁,以及她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诗中的女子形象可能反映了作者对某位女子的思念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意象分析:

  • 小山戢戢:象征静谧的自然环境。
  • 芳树阴阴转:象征时间的流逝。
  • 红阑干上刺蔷薇:象征生机与美感。
  • 蝴蝶飞来飞去:象征活力与动感。
  • 绣裙斜立:象征女子的柔弱与疲惫。
  • 翠黛萦新恨:象征女子的内心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小山戢戢盆池浅”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小山丘在浅浅的盆池中聚集 B. 小山丘在深水中聚集 C. 小山丘在盆池中分散 D. 小山丘在盆池中消失 答案:A

  2. 诗中的“红阑干上刺蔷薇”增添了什么? A. 静谧感 B. 生机与美感 C. 忧愁感 D. 神秘感 答案:B

  3. 诗中的“绣裙斜立腰肢困”展现了女子的什么? A. 柔弱与疲惫 B. 坚强与活力 C. 风流与忧愁 D. 神秘与期待 答案:A

  4. 诗中的“翠黛萦新恨”表达了女子的什么? A. 喜悦 B. 忧愁 C. 期待 D. 神秘 答案:B

  5. 诗中的“过了斗鸡时节合归来”暗示了什么? A. 对女子的期待与思念 B. 对女子的忧愁与失望 C. 对女子的风流与好奇 D. 对女子的神秘与猜测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蝶恋花·春景》:描绘春日景象,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李清照《如梦令》: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女子的情感与生活场景。

诗词对比:

  • 陈克《虞美人·小山戢戢盆池浅》与苏轼《蝶恋花·春景》:两者都描绘了春日景象,但陈克的诗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陈克的诗作,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词鉴赏辞典》:收录了陈克的词作,提供了详细的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