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积雨朝收础,清阴昼满庭。骤乾无雨候,忽动有风轻。药裹长羸疾,茶鸥蹔一醒。故人才咫尺,愿见兀如扃。
白话文翻译:
连绵的雨在早晨停了,庭院中的石础不再湿润,白天的阴影覆盖了整个庭院。突然间,干燥的空气中没有了雨的迹象,却轻轻地吹起了风。长期患病,药包不离身,而品茶时的心情暂时清醒。老朋友就在附近,我多么希望能见到他,就像打开一扇紧闭的门。
注释:
- 积雨:连绵不断的雨。
- 朝收础:早晨雨停,石础(支撑建筑物的石柱)不再湿润。
- 清阴:清爽的阴影。
- 骤乾:突然变得干燥。
- 羸疾:长期患病。
- 茶鸥:品茶时的心情,鸥鸟象征自由与清醒。
- 咫尺:非常近的距离。
- 兀如扃:像紧闭的门一样,指难以相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子固,号东篱,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友情的深厚感情。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雨后的日子,作者感受到了自然的变换,同时思念着近在咫尺却难以相见的朋友。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病中对友情的渴望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观察。诗中通过对雨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雨后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变化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深切渴望。诗中“积雨朝收础,清阴昼满庭”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景象,而“骤乾无雨候,忽动有风轻”则传达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后两句“药裹长羸疾,茶鸥蹔一醒”反映了作者长期患病的状态,以及在品茶时短暂的清醒和放松。最后两句“故人才咫尺,愿见兀如扃”则强烈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能像打开一扇门一样轻易地见到他。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和友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世界。
诗词解析:
- 首句“积雨朝收础”,通过“积雨”和“朝收”两个动作,描绘了雨后的景象,石础不再湿润,暗示了雨的停止。
- 第二句“清阴昼满庭”,用“清阴”形容白天的阴影,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同时“满庭”扩大了这种感觉的范围。
- 第三句“骤乾无雨候”,用“骤乾”形容空气突然变得干燥,而“无雨候”则明确指出雨已经停止。
- 第四句“忽动有风轻”,通过“忽动”和“有风轻”两个动作,传达了风的轻柔。
- 第五句“药裹长羸疾”,用“药裹”和“长羸疾”形容作者长期患病的状态。
- 第六句“茶鸥蹔一醒”,通过“茶鸥”象征品茶时的心情,而“蹔一醒”则表达了短暂的清醒。
- 最后两句“故人才咫尺,愿见兀如扃”,用“咫尺”形容距离之近,而“愿见兀如扃”则表达了难以相见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茶鸥”比喻品茶时的心情,象征自由与清醒。
- 拟人:“忽动有风轻”中的“忽动”赋予风以人的动作,使其显得生动。
- 对仗:“积雨朝收础,清阴昼满庭”中的“积雨”与“清阴”,“朝收”与“昼满”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与友情。通过对雨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友情的渴望。诗中通过对自然和友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世界,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意象分析:
- 积雨:象征连绵不断的雨,给人以湿润和清新的感觉。
- 清阴:象征清爽的阴影,给人以舒适和宁静的感觉。
- 药裹:象征长期患病的状态,给人以病痛和无奈的感觉。
- 茶鸥:象征品茶时的心情,给人以自由和清醒的感觉。
- 咫尺:象征距离之近,给人以亲近和渴望的感觉。
- 兀如扃:象征难以相见的状态,给人以封闭和渴望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积雨朝收础”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雨后的清新景象 B. 雨中的湿润景象 C. 雨前的干燥景象 D. 雨后的湿润景象
-
诗中“药裹长羸疾”表达了作者的什么状态? A. 健康状态 B. 病痛状态 C. 放松状态 D. 清醒状态
-
诗中“故人才咫尺,愿见兀如扃”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A. 远离朋友的愿望 B. 见到朋友的愿望 C. 忘记朋友的愿望 D. 陪伴朋友的愿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赵蕃的《再简元衡》: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人的作品的鉴赏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