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约看花花已尽,
重新邀客客应欢。
真花既不能长艳,
画在霜纨更好看。
白话文翻译:
原本约好一起看花,花已经凋零;
重新邀请朋友,朋友们自然会高兴。
真花虽然无法长久绽放,
而画在绢帛上的花更显得好看。
注释:
- 初约:最初约定。
- 看花:欣赏花朵。
- 花已尽:花已经凋谢。
- 重新邀客:再次邀请朋友。
- 应欢:应该会感到高兴。
- 真花:真实的花朵。
- 长艳:长久地保持美丽。
- 画在霜纨:画在精美的绢帛上。
- 更好看:显得更加美丽。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情感和主题与中国古代文人对花的喜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密切相关。花常常象征着美好、短暂和易逝,诗人在这里将花与画作进行比较,反映了对美的不同理解。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聘之,号香山,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尧臣与友人聚会之时,借助花的意象来表达对短暂美好的感慨,也反映出文人之间的情谊。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诗以“花”为引子,展现了美的短暂与持久之间的哲思。诗的开头便道出原本的约定,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花已凋零,显示出生命之脆弱与短暂。接着,诗人邀请朋友再次相聚,表现出一种乐观的态度,朋友们的欢愉与共叙情感的期盼,形成了一种温暖的氛围。
诗的后两句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实的花朵虽然无法长久绽放,但画在绢帛上的花却能永存。这一比较不仅是对美的再现,也是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在面对真实与虚幻时,艺术的表现往往能够超越自然的限制,给人以更深的美感与享受。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情感上却丰富,展现了梅尧臣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初约看花花已尽:说明原定的赏花活动因为花朵已凋谢而无法进行。
- 重新邀客客应欢:虽然花已尽,但通过再次邀请朋友,表达了人们对聚会的期待和愉悦。
- 真花既不能长艳:强调真实的花朵无法长久保持美丽,暗示生命的无常。
- 画在霜纨更好看:艺术作品比自然更能持久,反映了对艺术的赞美。
-
修辞手法:
- 对比:真实花与画中花的对比,彰显生命的短暂与艺术的永恒。
- 隐喻:花象征着美好与生命,而画则象征着艺术的永恒价值。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短暂美的惋惜与对艺术长存的赞美,反映了生活的哲理。
意象分析:
- 花:象征美好和生命的短暂。
- 画:象征艺术与永恒的美。
- 客人:象征人际关系和情感的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花已尽”,意味着什么?
- A. 花朵盛开
- B. 花朵凋谢
- C. 花朵未开
- D. 花朵开得正好
-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讨论友谊
- B. 反映自然
- C. 探讨美的短暂与持久
- D. 赞美春天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艺术的看法?
- A. 描述真实的花
- B. 比较真实花与画
- C. 讨论画家的技艺
- D. 讲述花的生长过程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现自然美与人生感悟,但更侧重于宁静与孤独的情感体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