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游所至少留得长句》

时间: 2025-01-04 08:39:44

垣屋参差桑竹繁,意行漫漫不知村。

眼明可数远山叠,足健直穷流水源。

鹭引钓船经荻浦,牛随牧苖入柴门。

试寻高处休行李,清绝应须入梦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垣屋参差桑竹繁,意行漫漫不知村。
眼明可数远山叠,足健直穷流水源。
鹭引钓船经荻浦,牛随牧苖入柴门。
试寻高处休行李,清绝应须入梦魂。

白话文翻译: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乡间游历的情景:围墙和屋舍参差不齐,桑树和竹子繁茂生长,不知不觉中走入了村庄。眼睛明亮,可以清晰地数到远处重叠的山峰,脚步轻快,直走向流水的源头。白鹭引导着钓鱼的小船经过芦苇荡,牛群跟随牧人走进柴门。试着在高处停下脚步,清幽的景致仿佛要融入梦境之中。

注释:

  • 垣屋:指围墙和房屋。
  • 参差:形容高低不齐。
  • 漫漫:形容行走悠闲。
  • 荻浦:指生长芦苇的水边。
  • 牧苖:指放牧的草。
  • 休行李:停下行李,休息的意思。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涉及到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反映了宋代乡村的自然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体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是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爱国者,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以豪放激昂和细腻的笔触著称,作品多反映家国情怀和个人遭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他在战乱中多次迁徙,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促使他在游历中创作此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间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开篇以“垣屋参差桑竹繁”描绘出乡村的自然环境,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接着,诗人通过“眼明可数远山叠”展示了他对周围景物的细致观察,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心态。诗中的“鹭引钓船”和“牛随牧苖”生动描绘了乡村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美感。最后两句“试寻高处休行李,清绝应须入梦魂”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向往,仿佛想要在此刻停留,融入梦境之中,体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陆游在晚年时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垣屋参差桑竹繁:描绘乡村的围墙和房屋不整齐,桑树和竹子生长茂盛,显示出乡村的自然景象。
  2. 意行漫漫不知村:行走时心情悠闲,漫不经心,甚至忘记了自己走入了村庄。
  3. 眼明可数远山叠:眼睛清晰,能数到远方重叠的山峦,表现出诗人视野的开阔。
  4. 足健直穷流水源:脚步轻快,直奔小溪的源头,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5. 鹭引钓船经荻浦:白鹭引导钓鱼的小船经过芦苇荡,生动描绘出乡村水边的宁静景象。
  6. 牛随牧苖入柴门:牛群跟随牧人走向柴门,展现出农村生活的和谐与自然。
  7. 试寻高处休行李:试着在高处停下脚步,暗示诗人对美好景致的向往。
  8. 清绝应须入梦魂:这景致美好得让人想要融入梦境,表现出一种理想化的生活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绝应须入梦魂”,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竹:象征农村的自然生态和生活方式。
  • 远山:代表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与追求。
  • 流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了哪些自然元素? A. 山水
    B. 城市
    C. 沙漠

  2. “眼明可数远山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忧愁
    B. 细致的观察与欣赏
    C. 不满

  3. 诗中提到的“鹭引钓船”表现了什么?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钓鱼的技巧
    C. 船的速度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陆游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陆游更多地展现了乡村的生机与人文气息,而王维则更注重山水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两者的风格和情感表达,呈现出宋代诗歌丰富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陆游诗词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