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好 泛艇春溪作》
时间: 2025-01-04 07:40: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四代好 泛艇春溪作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碧透双溪尾。蒲桃浪惯被暖风吹碎。琉璃正滑,簟纹小展,一川空翠。春衣篷舱慢倚。十载事从头都记。算飘零曾度汶水,漳水沁永泜水。汶水长绕孤城,漳水又抱,铜台废址。可怜沁水,还灌太原残垒。三关怒涛夜起。过泜水重嗟馀耳。总不如春水江南,柔蓝千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溪水的美景,清澈的溪水在双溪的尽头流淌,蒲桃的浪花被温暖的春风吹得四散飞溅。水面如琉璃般光滑,竹席的纹理微微展开,一片翠绿的春色映入眼帘。舟篷慢慢倚靠在岸边,十年来的往事都历历在目。算起来,曾经漂浮过汶水、漳水和永泜水。汶水环绕孤城,漳水又环抱着铜台的废址。可怜的沁水,依旧灌溉着太原的残垒。三关的怒涛在夜里激起波浪,经过泜水时,我不禁感慨万千。总归不如江南的春水,柔和而宽广,延绵千里。
注释
- 碧透: 清澈透明的蓝色。
- 蒲桃: 一种水生植物,常见于水边。
- 琉璃: 光亮如琉璃的水面。
- 簟纹: 竹席的纹理,形容水面上的波纹。
- 汶水、漳水、永泜水: 这些是中国的著名河流。
- 铜台: 指的是历史遗迹,暗示了沧桑的历史变迁。
- 三关: 可能指代历史上的重要关隘,象征着战乱和波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60年-约1730年),字仲明,号松蔚,清代诗人,擅长词、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和历史变迁对陈维崧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历史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物描写,引出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历史的感慨。开篇即以“碧透双溪尾”引人入胜,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细腻的意象,如“蒲桃浪惯被暖风吹碎”,生动展现了春风拂面的温暖。在诗中,水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体现,更是诗人经历和情感的载体。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十年,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诗中提及的汶水、漳水等河流,象征着历史的记忆和个人的流浪。最后以“总不如春水江南,柔蓝千里”作结,表达了对江南春水的向往,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融入个人情感,使得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透双溪尾:描绘溪水清澈的景象,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 蒲桃浪惯被暖风吹碎:春风轻拂,水面波动,生动形象。
- 琉璃正滑,簟纹小展:水面如琉璃般光滑,波纹轻微展开。
- 一川空翠:一片翠绿的景象,展现春天的生机。
- 春衣篷舱慢倚:诗人悠然自得,倚靠在船上,享受春光。
- 十载事从头都记:回忆过去十年的经历,感慨万千。
- 算飘零曾度汶水,漳水沁永泜水:提及曾经漂流过的河流,象征流浪。
- 汶水长绕孤城,漳水又抱,铜台废址:描绘河流与历史遗迹的关系,暗含沧桑。
- 可怜沁水,还灌太原残垒:沁水依旧滋润着残破的遗址,表达惋惜。
- 三关怒涛夜起:描绘历史的波动与动荡。
- 过泜水重嗟馀耳:经过泜水,感慨再次涌上心头。
- 总不如春水江南,柔蓝千里:对比江南的春水,表达一种向往与柔情。
修辞手法:
- 比喻: “琉璃正滑”将水面比作琉璃,形象生动。
- 拟人: “春衣篷舱慢倚”,赋予春天以人的形象。
- 对仗: 诗句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词汇,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溪: 代表清澈的水流,象征生命的源泉。
- 蒲桃: 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琉璃: 代表水的清澈与透明。
- 铜台: 象征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 春水江南: 代表温柔与美好,象征心灵的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蒲桃”是什么?
- A. 一种水生植物
- B. 一种水果
- C. 一种动物
- D. 一种花卉
-
诗中“总不如春水江南”的意思是?
- A. 江南的春水更好
- B. 江南的春水不好
- C. 春水与冬雪相比
- D. 春水与夏雨相比
-
诗人通过描绘哪些河流来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 A. 长江、黄河
- B. 汶水、漳水、永泜水
- C. 淮河、珠江
-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春望》
- 温庭筠《梅花》
诗词对比:
- 陈维崧与李白: 两者同样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但李白更偏向于豪放,而陈维崧则注重细腻的情感与历史的沉淀。
- 主题比较: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陈维崧更多地融入了个人历史的思考,而李白则常以壮阔的景象表达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陈维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