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遍》

时间: 2025-01-06 09:18:01

良宵永,秋气入银屏。

扑流萤。

梧桐树下,芙蓉溪上,有人乘兴坐搊筝。

风淡淡,水泠泠。

手持生绡纨扇,仰面看双星。

愁无定。

醉酒不须醒。

叹多情。

悲哉宋玉,嘹呖雁南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良宵永,秋气入银屏。
扑流萤。
梧桐树下,芙蓉溪上,有人乘兴坐搊筝。
风淡淡,水泠泠。
手持生绡纨扇,仰面看双星。
愁无定。
醉酒不须醒。
叹多情。
悲哉宋玉,嘹呖雁南征。

白话文翻译:

在这良夜漫长,秋意渗透进银色的屏风。
流萤扑闪而过。
在梧桐树下,芙蓉溪旁,有人兴致勃勃地弹奏筝曲。
微风轻轻,水声潺潺。
手握轻盈的绢扇,仰望双星闪烁。
愁绪难以定夺。
醉酒之时不必清醒。
叹息多情之人。
哎,宋玉的悲哀,雁阵南飞声声哀切。

注释:

字词注释:

  • 良宵:美好的夜晚。
  • 银屏:指银色的屏风,象征着清冷的秋夜。
  • 扑流萤:流萤是萤火虫,扑是扑打、飞舞的意思。
  • 芙蓉:指荷花,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 搊筝:弹筝,古代一种乐器。
  • 生绡纨扇:轻薄的绢扇,表示轻盈、柔软。
  • 宋玉:春秋时期的词人,因其多情而悲哀,象征多情之人。
  • 嘹呖:指雁南飞的声音,带有悲哀的情感。

典故解析:
宋玉是古代著名的辞人,他以多情而著称,常常吟咏离愁别绪,诗中提到宋玉是对其情感的感慨和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求可,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学识渊博,工于诗词,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诗人在宁静的夜晚,感受到秋意带来的孤寂与思索,表达了对多情的惋惜和对往事的追忆。

诗歌鉴赏:

《甘州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宁静与愁苦,诗人在良宵中独坐,感受着流萤的闪烁与秋风的轻抚,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诗中的意象如“梧桐树”、“芙蓉溪”、“双星”都展现了秋夜的美丽与孤寂,构建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虽处于悦耳的筝声之中,却心中愁绪难以排遣,流露出对多情的感慨和对宋玉命运的惋惜,展现了诗人对自身情感的深刻反思。

全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秋天的感伤和对人世间多情的无奈,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这种情感在最后几句中达到高潮,尤其是“醉酒不须醒”的无奈,显现出诗人对现实的逃避与接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良宵永,秋气入银屏。:描绘了一个漫长的秋夜,秋天的气息透过屏风,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 扑流萤。:流萤飞舞,进一步增强了夜的静谧。
  • 梧桐树下,芙蓉溪上,有人乘兴坐搊筝。:在美景中,有人弹奏筝曲,尽显悠闲与雅趣。
  • 风淡淡,水泠泠。:微风轻柔,水声清澈,渲染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 手持生绡纨扇,仰面看双星。:描绘了诗人优雅的姿态,仰望星空,显示出其闲适与思索。
  • 愁无定。:表现内心的烦恼与无所依托的愁绪。
  • 醉酒不须醒。:在醉酒之中,选择放任自我,暗示对现实的逃避。
  • 叹多情。:对多情之人的感慨,表达出诗人的理解与同情。
  • 悲哉宋玉,嘹呖雁南征。:最后以宋玉的悲剧和南飞的大雁结束,增加了诗的悲凉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秋气入银屏”比喻秋天的气息渗透进生活。
  • 对仗:如“风淡淡,水泠泠”,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流萤的扑打给人以生命的感觉,增添了诗的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受、对多情之人的同情以及对过去的反思,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良宵:美好的夜晚,象征宁静与安逸。
  • 流萤:流萤象征着光明与希望,也暗示生命的短暂。
  • 梧桐:常被视为孤独的象征,与诗人内心的孤寂相呼应。
  • 双星:象征着遥远的梦想与思念。
  • 宋玉:代表多情与悲哀,强调诗人对命运的感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流萤”指的是什么? A. 星星
    B. 萤火虫
    C. 蝴蝶
    D. 花瓣

  2. “醉酒不须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高兴
    B. 无奈
    C. 愤怒
    D.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宋玉”是哪个历史时期的诗人? A. 唐朝
    B. 宋朝
    C. 春秋时期
    D. 明朝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陆求可的《甘州遍》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表达了对秋夜的感伤,但李白更侧重于历史与壮志的对比,而陆求可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