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
时间: 2025-01-01 11:22: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神龙怀奇翼,乃在灵渊藏。常恐岁月晚,百卉委风霜。
噎噎结沉阴,白日翳无光。烈士独慷慨,抚剑观八方。
四海扬洪波,天地为低昂。忧来如茧丝,绵绵方未央。
哀啸入青云,此曲断人肠。岁寒知松柏,世乱须贤良。
非无万里翮,天路阻且长。我欲回阳辔,使之复东翔。
微躯焉足怀,君恩不可忘。
白话文翻译:
神龙怀有奇特的翅膀,藏于灵深的渊底。我常常担心岁月已晚,百花凋零在风霜中。
因忧虑而心情沉重,白天的阳光也难以照亮心头。只有烈士能心怀慷慨,握剑观望四方。
四海之内波涛汹涌,天地间一片低沉。忧愁如缠丝般不断,绵绵无绝期。
哀哼声飘入青云,这曲调令人断肠。岁寒时节松柏依旧,世乱之时需要贤良之士。
并非没有万里翅膀,但天路阻隔又漫长。我想驾驭阳光的辔头,让它重新向东飞翔。
我这微薄的躯体焉能怀抱伟大的理想,君恩我又怎能忘记?
注释:
- 神龙:传说中的龙,象征着力量和潜力。
- 灵渊:深邃的水域,代表着隐藏的才华或潜力。
- 岁月晚:形容时间已晚,暗指时光流逝。
- 百卉:指百花,象征美好事物的凋零。
- 烈士:英勇之士,常指为理想而奋斗的人。
- 抚剑:抚摸手中的剑,象征勇气与决心。
- 四海扬洪波:形容波涛汹涌的景象,暗示动荡的局势。
- 忧来如茧丝:忧愁如同茧丝般缠绕,难以解脱。
- 岁寒知松柏:在寒冷岁月中才能看出松柏的坚韧。
- 天路阻且长:比喻前路艰难且遥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瑞清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常展现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之际,李瑞清通过表达个人的忧虑与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心声。
诗歌鉴赏:
《感怀》是一首充满忧患意识和感慨的古诗,诗人通过神龙的意象,展现了对自身潜力的思考与对岁月流逝的惋惜。开头的“神龙怀奇翼”象征着理想与抱负,暗示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理想的渺小,尤其是“常恐岁月晚,百卉委风霜”一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
诗中提到“烈士独慷慨,抚剑观八方”,彰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同时也反映出自身的孤独感。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人感受到“忧来如茧丝,绵绵方未央”的缠绵忧虑,似乎预示着国家的未来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最后,诗人以“我欲回阳辔,使之复东翔”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希望能够重拾方向,重回明亮的未来。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时局的思考,传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神龙怀奇翼:象征着潜力与理想。
- 乃在灵渊藏:潜力未被发掘,隐藏于深处。
- 常恐岁月晚:对时间流逝的恐惧。
- 百卉委风霜:美好事物的消逝。
- 噎噎结沉阴:内心的压抑与忧虑。
- 白日翳无光:生活的失落感。
- 烈士独慷慨:对英雄气概的赞美。
- 抚剑观八方:对未来的展望与思考。
- 四海扬洪波:社会动荡与不安。
- 天地为低昂:自然与人世的对比。
- 忧来如茧丝:忧愁的纠缠。
- 绵绵方未央:忧虑无止境。
- 哀啸入青云:情感的高亢与激荡。
- 此曲断人肠:对理想失落的哀痛。
- 岁寒知松柏:艰难时刻的坚韧。
- 世乱须贤良:强调在乱世中贤良的重要性。
- 非无万里翮:并非没有远大理想。
- 天路阻且长:追求理想的艰难。
- 我欲回阳辔:渴望重拾理想与方向。
- 微躯焉足怀:自身的卑微与无力。
- 君恩不可忘:对恩情的铭记。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展现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
意象分析:
- 神龙:象征着力量与理想。
- 松柏:象征坚韧与长青,代表忠贞不渝的品质。
- 阳辔:象征着方向与希望,期望能重回光明之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感怀》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李瑞清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烈士”指的是?
A. 英勇的人
B. 诗人自己
C. 神龙
D. 松柏 -
诗歌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欢乐
B. 忧虑与追求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感怀》与《春望》: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国家动荡的担忧与对未来的渴望,但《感怀》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而《春望》则更侧重于对时局的直接反映和感叹。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李瑞清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