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大卿致政归江陵》

时间: 2025-01-04 09:21:16

九卿初命亚三司,朝吏相瞻得老师。

南阙便还新印绶,东舟只载旧书诗。

汉庭饯客无佳句,越水归装有富赀。

回首千年见疏范,共疑今事胜当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王大卿致政归江陵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九卿初命亚三司,
朝吏相瞻得老师。
南阙便还新印绶,
东舟只载旧书诗。
汉庭饯客无佳句,
越水归装有富赀。
回首千年见疏范,
共疑今事胜当时。

白话文翻译:

王大卿刚刚被任命为三司的副职,
朝中的官员们都在瞻仰这位师长。
他从南阙回去,带着新授的印绶,
而东舟上却只装载着旧时的书籍和诗篇。
汉朝的送别诗句没有什么佳作,
而他乘船回江陵时,却带回了丰厚的财物。
回首千年,看到的只是曾经的疏远典范,
大家都在怀疑,现今的局势胜过当时吗?

注释:

  • 九卿:古代官职名称,指宫中重要官员。
  • 亚三司:指副三司,三司是古代掌管财政、户籍、兵员等的高级官职。
  • 南阙:指南方的宫阙,指朝廷。
  • 印绶:官员的职印和绶带,象征权力和地位。
  • 佳句:指优秀的诗句。
  • 越水:指越过的水域,可能指长江。
  • 富赀:丰富的财物。
  • 疏范:疏远的典范,指古代的标准或榜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推行变法,主张“富民强国”,在诗词方面也颇具成就,风格多变,兼具豪放与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安石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朋友王大卿的送别之情。王大卿是王安石的同事,因政治原因归乡,诗中既有送别的惆怅,也夹杂着对当时政治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王大卿的送别,展现了古代官场的权力与情感交错。开篇提到“九卿初命”,既是对王大卿地位的认可,也显示出他在朝中的重要性。接下来的描写则反映出官员之间的相互尊重与仰慕之情。诗中“南阙便还新印绶”,暗示了王大卿的职务从朝廷到地方的转变,而“旧书诗”则象征着他对文化的追求与怀念。

中段提到“汉庭饯客无佳句”,表现了对古代送别文化的反思,认为汉代的送别诗句并不出色,而“归装有富赀”则引发对财富与文化价值的思考,暗示了物质财富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回首千年的历史,表露出对现今局势的疑虑与不安,表达了作者对时事的深刻洞察。整首诗情感细腻,既有个人的情感寄托,又有对历史与现实的深思,充分展示了王安石的文学才华与对社会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卿初命亚三司:初次被任命为重要官职,反映出王大卿的政治地位。
  2. 朝吏相瞻得老师:朝中的小官员们都在仰视王大卿,体现出他在官场上的威望。
  3. 南阙便还新印绶:他从朝廷返回,带着新授的权力象征。
  4. 东舟只载旧书诗:归乡的船上装载着的是过去的文化遗产,暗示怀旧之情。
  5. 汉庭饯客无佳句:对历史送别诗的反思,认为古代缺乏优美的送别诗句。
  6. 越水归装有富赀:归乡途中却带回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体现现实与理想的对比。
  7. 回首千年见疏范:对历史的回顾,看到的不过是曾经的模范。
  8. 共疑今事胜当时:对现今政治的质疑,表达了对时代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新印绶”与“旧书诗”,形成鲜明对比。
  • 典故:提及汉朝的送别诗,增强历史感。
  • 反问:最后一联的疑问句式,激发思考,增强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送别的场景,探讨了古今政治的变化与文化的传承,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忧虑,传达出对友情与道义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卿: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 南阙:朝廷与权力中心的象征。
  • 印绶:权力的标志。
  • 旧书诗:文化与传统的象征。
  • 富赀:物质财富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在诗中提到的“九卿”是指什么?

    • A. 官职
    • B. 地名
    • C. 书籍
    • D. 诗人
  2. 诗中提到的“南阙”指的是哪里?

    • A. 江陵
    • B. 朝廷
    • C. 乡村
    • D. 山川
  3. “汉庭饯客无佳句”表达了什么?

    • A. 汉代送别诗句的美好
    • B. 汉代送别诗句的不足
    • C. 当代送别诗句的丰富
    • D. 王大卿的离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送王大卿致政归江陵》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者均表现了送别的情感,但王安石更侧重于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而王勃则更突出友情与前途的期望。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全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