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悠悠独梦水西轩,百舌枯头语更繁。山鸟不应知地禁,亦逢春暖即啾喧。
白话文翻译:
我在西边的水轩中,悠悠地做着梦,百舌鸟虽然嘴巴干枯,却依然喋喋不休。山中的鸟儿不应该了解这片禁忌之地,但它们在温暖的春天里,也开始欢快地鸣叫。
注释:
- 悠悠:形容心情宁静、放松。
- 独梦:独自做梦,表达一种孤独和自我沉浸的状态。
- 百舌:指百舌鸟,以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而著称。
- 枯头:形容鸟儿的声音或状态,暗示它们经历了一段艰难时光。
- 地禁:指被禁锢的地方,可能暗指社会上的某种限制。
- 啾喧:鸟儿的叫声,形容春天的生机和欢快。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结合了作者的孤独与自然的生机。王安石在诗中通过鸟儿的叫声反映出社会的压抑与自然的自由,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见长,常常关注社会民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安石的晚年,正值他面对政治斗争和个人孤独之际。诗中对自然的描写体现了他对自由与和谐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水西轩”为背景,描绘了春日的宁静与鸟鸣的生机。开头的“悠悠独梦”表现了诗人的孤独静谧,仿佛在梦境中与自然对话。接着提到“百舌枯头”,描绘了在艰难环境中生存的鸟儿,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要努力发声。最后一句“亦逢春暖即啾喧”则表现了春天的温暖给生命带来的希望,鸟儿的欢叫象征着自然界的复苏与生机。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王安石个人的孤独感,也揭示了他对社会压制的隐忧,展示了他对自由和生机的渴望。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依托,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王安石对生命、自由与社会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悠悠独梦水西轩:诗人独自在水西轩中做梦,渲染了孤独与悠闲的氛围。
- 百舌枯头语更繁:尽管鸟儿的声音枯竭,却依旧喋喋不休,象征着生命的顽强。
- 山鸟不应知地禁:山中的鸟儿不应理解人间的禁忌,暗示自然的自由不受社会约束。
- 亦逢春暖即啾喧:春天的温暖使鸟儿欢快地鸣叫,象征新生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鸟儿的“枯头”和春天的“暖”,形成生与死、禁与放的对比。
- 拟人:鸟儿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它们的生存状态和对春天的反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生命的渴望,以及对社会压制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西轩:象征诗人的安静和思考空间。
- 百舌鸟:象征生机与表达,即使在困境中依旧发声。
- 春暖:象征生机与希望,暗示着万物复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
“百舌枯头”里的“枯”字表示什么? A. 干涸
B. 繁盛
C. 快乐 -
诗中提到的“水西轩”代表了什么? A. 自由
B. 孤独与思考
C. 繁华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崇政殿後春晴即事》与杜甫的《春望》都写了春天的生机,但王安石更侧重于鸟儿的鸣叫象征自由,而杜甫则表现对国家破败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