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岩》

时间: 2025-01-19 17:55:54

何物波斯有此岩,岩前央后著深潭。

双猊顾母鱼鳞脊,峙阙迎滨玉笋簪。

立塑崩崖天入牖,垂缨宝盖佛留龛。

使君劝课亲来此,谩与邦人父老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物波斯有此岩,
岩前央后著深潭。
双猊顾母鱼鳞脊,
峙阙迎滨玉笋簪。
立塑崩崖天入牖,
垂缨宝盖佛留龛。
使君劝课亲来此,
谩与邦人父老谈。

白话文翻译:

波斯的这座岩石上,有什么奇特的景象?
岩石前后流淌着深邃的潭水。
双头的狮子注视着母狮的鱼鳞般的背脊,
巍峨的阙楼迎接着海滨的玉笋般的装饰。
雕塑立在崩溃的悬崖上,天光透入窗户,
垂下的缨带和宝盖下,佛像静静地留在龛里。
使君劝你来这里学习,
无谓与乡里的父老闲聊。

注释:

  • 波斯:指波斯国,古代的一个文明发源地,今伊朗一带。
  • 双猊:双头狮子,象征威武和保护。
  • 鱼鳞脊:形容母狮的背部如鱼鳞般光滑。
  • 峙阙:高耸的阙楼,通常指门或城门。
  • 玉笋簪:比喻细长的石柱或雕刻,形似玉制的笋子。
  • 立塑:竖立的雕塑。
  • 天入牖:天光透入窗户,象征光明。
  • 垂缨宝盖:指佛像上方的装饰,象征尊贵和神圣。
  • 使君:尊称,指某位官员或有地位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感情细腻,语言优美,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波斯岩》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繁荣,文人交流频繁。诗中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美的向往及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波斯岩》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展示了诗人对波斯岩的赞美与思考。诗的开头便以“何物波斯有此岩”来引入,生动地突出了岩石的独特性与神秘感。接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岩前的深潭、两头狮子的威严,以及巍峨的阙楼等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中既有内涵丰富的意象,又有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世界的探索。

从形式上看,诗句工整,对仗工巧,富有音乐感,展现了宋代诗词的典雅风格。诗的最后两句,诗人通过使君的劝说,表达了对知识与交流的重视,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物波斯有此岩:开篇疑问,强调岩石的独特与神秘。
  2. 岩前央后著深潭:描写岩石前后有深潭,营造出幽静的氛围。
  3. 双猊顾母鱼鳞脊:双头狮子注视着母狮,象征着威严与保护。
  4. 峙阙迎滨玉笋簪:高耸的阙楼迎接海滨的装饰,展现了壮观的景象。
  5. 立塑崩崖天入牖:雕塑矗立在悬崖,光明透入窗户,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6. 垂缨宝盖佛留龛:佛像的描绘,象征神圣与尊贵。
  7. 使君劝课亲来此:使君的劝说表达了对知识的向往。
  8. 谩与邦人父老谈:强调交流的重要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母狮的背脊比作鱼鳞,生动形象。
  • 对仗:诗句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双头狮子“顾母”,赋予了自然物以人的情感,增添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波斯岩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赞美了自然的美丽,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波斯岩:象征异国风情的奇特景观。
  • 双猊:象征力量与威严的守护者。
  • 深潭:代表着深邃与神秘。
  • 佛龛:象征信仰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波斯岩》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林岊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双猊”象征什么?
    A. 和平
    B. 威严与保护
    C. 富贵
    D. 美丽

  3. 诗的最后两句强调了什么?
    A. 交流的重要性
    B. 自然的美丽
    C. 物质的重要性
    D. 历史的沧桑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by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庐山谣》与《波斯岩》,两者皆描绘自然景观,但《庐山谣》更侧重于自然的雄伟与人对自然的感慨,而《波斯岩》则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选》
  • 相关文献与研究期刊关于宋代诗歌的分析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