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

时间: 2024-09-19 22:15:46

无事时来立葑田,几回惊去为归船。

霜姿不特他人爱,照影沧波亦自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事时来立葑田,
几回惊去为归船。
霜姿不特他人爱,
照影沧波亦自怜。

白话文翻译:

在无事的时候,我来到葑田边,
几次被归来的船只惊起。
这霜白的身姿不仅仅是他人所喜爱,
在这波光粼粼中,我也怜惜自己的影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无事:没有事情。
  • 葑田:指一种水田,主要种植水葱的地方。
  • 惊去:受到惊吓而飞走。
  • 归船:返回的船只。
  • 霜姿:形容白鹭的身姿如霜般洁白。
  • 沧波:指波涛汹涌的水面。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霜姿”可能暗示了白鹭的高洁与优雅,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气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绍翁(1070-1135),字宗懋,号惭愧,南宋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鹭》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纯真、高洁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描绘白鹭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美的热爱。诗的开头以“无事时来立葑田”引入,暗示诗人寻求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葑田的描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呈现,也是诗人心境的外化。接着,几次“惊去为归船”中,白鹭的惊飞不仅体现了它的灵动,也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霜姿不特他人爱”一句,进一步深化了白鹭的意象,不仅是他人喜爱的对象,也是诗人自我欣赏的对象。诗人将自身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自我认同和自我怜惜的情感。最后一句“照影沧波亦自怜”则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意境的营造,使得整首诗不仅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也让人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事时来立葑田”: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我来到葑田边,意境清新,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然亲密无间的状态。
  2. “几回惊去为归船”:白鹭几次因归来的船只而受到惊吓,生动描绘了白鹭的灵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3. “霜姿不特他人爱”:白鹭的高洁身姿,诗人不仅发现了他人的喜爱,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美的欣赏。
  4. “照影沧波亦自怜”:在波光中,诗人对自己影子的怜惜,暗示了一种孤独的思考与自我反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鹭的形象比作霜,突出其洁白与高雅。
  • 拟人:白鹭的惊飞赋予其生命的灵动性。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与平衡,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白鹭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高洁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与自怜,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鹭:象征高洁、纯净的理想,亦是诗人自我认同的化身。
  • 葑田:自然环境的象征,代表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 沧波:象征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葑田”是什么? A. 水田
    B. 稻田
    C. 荒地
    答案:A

  2. “霜姿”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外貌
    B. 白鹭的身姿
    C. 冰雪的景象
    答案:B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孤独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叶绍翁《鹭》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均描绘自然景象,但前者更专注于白鹭的灵动与诗人的内心感受,而后者则关注于草的生命与离别的感伤,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指南》
  • 《叶绍翁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