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家渡早发》

时间: 2025-01-17 09:10:58

曲颍若秋蛇,屈盘鳞甲活。

问戍得耕人,拾鱼逢祭獭。

草窠残野烧,树挂经流沫。

百里相对看,频行媿迂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丘家渡早发
梅尧臣 〔宋代〕

曲颍若秋蛇,屈盘鳞甲活。
问戍得耕人,拾鱼逢祭獭。
草窠残野烧,树挂经流沫。
百里相对看,频行媿迂阔。

白话文翻译:

在丘家渡口,清晨我启程,
河曲如秋日的蛇,蜿蜒而行,
问守边的士兵,才知道有农人在田间,
偶尔捡到鱼,恰巧遇到祭奠水獺。
草窝已被野火烧光,
树上挂满了流动的泡沫。
相对百里遥远的景色,
频频行走,竟觉得路途迂回而广阔。

注释:

  • 丘家渡:指特定的渡口,可能是诗人出发的地点。
  • 曲颍:形容河流弯曲的样子,像秋天的蛇。
  • :守卫的士兵,通常指边防守卫。
  • 耕人:指从事农耕的人。
  • 祭獭:指祭奠水獺,可能是某种地方习俗。
  • 草窠:指小草窝,通常是鸟类或小动物的栖息地。
  • 流沫:指水面上的泡沫,流动不定。

典故解析:

本诗中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诗的意象描绘和情景营造中,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问樵,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山水为题材,写实且具生活气息,反映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尊重。

创作背景:

《丘家渡早发》写于诗人早晨出发时的情景,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间百态,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丘家渡早发》是一首描绘早晨出发情景的诗,诗中通过自然景色与人事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开头的“曲颍若秋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河流的弯曲,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感,仿佛可以听见水流的声音。接下来的“问戍得耕人”,让人感受到人们在边疆与田野之间的忙碌与生活气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诗中意象丰富,草窝被火烧光、树上挂着流沫,似乎预示着生活中的苦难与无常,然而这些景象却并未让人感到压抑,反而在行走中呈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最后一句“频行媿迂阔”,则流露出诗人对行程的思考,似乎在表达一种对距离与时间的感慨。整首诗既有自然的美感,又渗透着人文关怀,体现了梅尧臣深厚的诗人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曲颍若秋蛇:通过比喻,将弯曲的河流与秋天的蛇相提并论,生动形象。
  2. 屈盘鳞甲活:描绘水中生物的活泼,展示自然生机。
  3. 问戍得耕人:通过询问守卫的士兵,揭示边疆生活的真实状态。
  4. 拾鱼逢祭獭:偶然捡到鱼,同时提到祭奠水獺,体现人们对自然的敬畏。
  5. 草窠残野烧:描述自然环境的变化与破坏,隐含对生态的关注。
  6. 树挂经流沫:水中的泡沫像挂在树上的珠帘,富有诗意。
  7. 百里相对看:表达了远处景色的辽阔,形成空间的对比。
  8. 频行媿迂阔:感慨行走的艰难与路途的遥远,引发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曲颍若秋蛇”,形象生动。
  • 对仗:如“问戍得耕人,拾鱼逢祭獭”,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如“树挂经流沫”,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们的生活,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路途的感慨,展现了淡然的心态与深邃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秋蛇:象征着柔韧与变化,暗示自然的流动与生命的韧性。
  • 耕人:代表了勤劳与希望,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 祭獺: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尊重与祭奠,反映地方习俗。
  • 草窠、流沫:象征着自然与生存的脆弱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丘家渡早发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梅尧臣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曲颍”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河流
    B. 山峦
    C. 草地
    D. 田野

  3. “问戍得耕人”中的“戍”指的是?
    A. 农田
    B. 守卫的士兵
    C. 渡口
    D. 祭品

答案:

  1. C. 梅尧臣
  2. A. 河流
  3. B. 守卫的士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江雪》 柳宗元

诗词对比:

《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描绘了晨起时的壮丽景象,情感上更为激昂,而《丘家渡早发》则更注重细腻的生活描写与自然景观,情感上显得沉静和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