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即事》

时间: 2025-01-19 22:39:38

春色不自惜,晓寒摧折之。

残花带雨去,薄酒信风吹。

尚有寻行债,初无了事痴。

论诗得奇味,当使阿戎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春即事 吕本中 〔宋代〕 春色不自惜,晓寒摧折之。 残花带雨去,薄酒信风吹。 尚有寻行债,初无了事痴。 论诗得奇味,当使阿戎知。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景色并不自我珍惜,清晨的寒意摧残了它。 残余的花朵随着雨水离去,淡淡的酒意随着风吹散。 仍然有未完成的任务,但并没有什么事情是痴迷的。 讨论诗歌能得到独特的味道,应该让阿戎知道。

注释:

字词注释:

  • 摧折:摧残,破坏。
  • 信风:随风。
  • 寻行债:指未完成的任务或责任。
  • 了事痴:对某事过于痴迷。
  • 阿戎:可能是指作者的朋友或亲人。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晚春时节的景象和作者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号东莱,宋代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晚春时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和对诗歌的热爱。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专注于艺术追求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晚春为背景,通过描绘春色的凋零和清晨的寒意,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残花带雨去”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花的凋谢,而“薄酒信风吹”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无常和飘渺的感觉。后两句转向作者的内心世界,表明尽管生活中有未完成的任务,但作者并不痴迷于世俗事务,而是更愿意沉浸在诗歌的世界中,寻找精神的慰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艺术真谛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色不自惜,晓寒摧折之。
    • 春色并不自我珍惜,清晨的寒意摧残了它。这里通过拟人手法,表达了春光易逝的无奈。
  2. 残花带雨去,薄酒信风吹。
    • 残余的花朵随着雨水离去,淡淡的酒意随着风吹散。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加深了时光流逝的感慨。
  3. 尚有寻行债,初无了事痴。
    • 仍然有未完成的任务,但并没有什么事情是痴迷的。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世俗事务的淡然态度。
  4. 论诗得奇味,当使阿戎知。
    • 讨论诗歌能得到独特的味道,应该让阿戎知道。这里体现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春色不自惜”,赋予春色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残花带雨去,薄酒信风吹”,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专注于艺术追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色:代表春天的美好时光。
  • 晓寒:清晨的寒意,象征时光的无情。
  • 残花:凋谢的花朵,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 薄酒:淡淡的酒意,象征生活中的片刻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残花带雨去”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生机 B. 春花的凋谢 C. 秋天的落叶 D. 冬天的雪景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对世俗事务的痴迷 B. 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 C. 对春光的珍惜 D. 对寒意的恐惧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春夜喜雨》:同样描绘春雨,但表达了对春雨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吕本中的《晚春即事》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吕本中更多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杜甫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吕本中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吕本中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