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

时间: 2025-01-19 16:54:07

我生少孤贫,四海两兄弟。

拊妪赖母慈,离别几挥涕。

宦游与夫子,中外辄相值。

所恨姓氏殊,孰云情好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我生少孤贫,四海两兄弟。
拊妪赖母慈,离别几挥涕。
宦游与夫子,中外辄相值。
所恨姓氏殊,孰云情好异。

白话文翻译:

我自幼时孤独贫穷,四海之内都视为兄弟。
仰赖母亲的慈爱,离别时多少次流下眼泪。
在宦游中与老师相遇,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常常碰面。
所恨的只是我们姓氏不同,谁说感情就会因此而不同呢?

注释:

  • 孤贫:孤单而贫穷。
  • 拊妪:拊,抚摸。妪,老妇人。此指母亲的慈爱。
  • 宦游:指仕途旅行,做官时的游历。
  • 夫子:古代对老师的尊称。
  • 姓氏殊:姓氏不同。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宦游”,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存状态。士人常常因仕途而四处奔波,交友往往不拘泥于血缘关系。诗人通过对兄弟情谊的描绘,表达了对同道中人的珍惜与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游历时,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深切怀念,反映了士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世俗纷扰的思考。

诗歌鉴赏:

韩元吉的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诗的开篇便以“我生少孤贫”引入,展现了诗人自幼的孤独与贫困。然而,虽然身世可怜,但他在四海之内却找到了兄弟般的情谊,这种情感超越了血缘关系,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母爱的依赖和离别时的伤感,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宦游中的重逢则展现了诗人在外求索的孤独与温暖的对比。最后一句“所恨姓氏殊”,似乎在感叹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然而,诗人又以“孰云情好异”反驳了这种观点,强调了情感的共通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极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生少孤贫:自幼生活贫困,孤独无依。
  2. 四海两兄弟:在广阔的世界中,结交了许多如兄弟般的朋友。
  3. 拊妪赖母慈:依靠母亲的慈爱,感受到温暖。
  4. 离别几挥涕:离别时常常流泪,表达对朋友的眷恋。
  5. 宦游与夫子:在仕途游历中与老师相遇。
  6. 中外辄相值: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总能相遇。
  7. 所恨姓氏殊:遗憾的是我们有不同的姓氏。
  8. 孰云情好异:谁说情感就会因此不同呢?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朋友比作兄弟,强调了情感的亲密。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友情的珍贵与超越血缘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兄弟般情谊的深情怀念与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贫:象征着个人的处境,引发读者的同情。
  • 兄弟:代表着情感的连接,超越了血缘的限制。
  • 离别: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无常与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自幼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a) 富裕
    b) 孤贫
    c) 安逸

  2. 诗中提到的“夫子”指的是谁? a) 朋友
    b) 老师
    c) 兄弟

  3. 诗人对不同姓氏的看法是? a) 认为情感会因此不同
    b) 认为情感不会因此不同
    c) 不在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自君之出游》

诗词对比

  • 杜甫与韩元吉在友情的描绘上均表现出深厚的情感,但杜甫的作品更为沉郁,而韩元吉则较为清新自然。两者都反映了对兄弟情谊的珍视,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