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三首》
时间: 2025-01-14 14:09: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风萧萧吹野桑,田家黍稷初登场。雉肥兔饱鹰隼健,水落沙冷鱼龙藏。长淮烟波渺千里,怅望搔首山川长。二年薇蕨苦不饱,长安裘马多辉光。
白话文翻译: 秋风萧瑟地吹拂着野外的桑树,农家的新熟黍稷刚刚登场。野鸡肥硕,兔子饱足,鹰隼也显得格外健壮,水位下降,沙滩变得冷清,鱼龙潜藏。长长的淮河上烟波浩渺,千里之外,我怅然远望,搔首叹息,山川绵长。这两年来,我像薇蕨一样辛苦却难以饱足,而长安的贵族们却穿着华丽的裘衣,骑着骏马,光彩夺目。
注释:
- 萧萧:形容风声。
- 野桑:野外的桑树。
- 黍稷:古代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
- 雉:野鸡。
- 鹰隼:猛禽。
- 长淮:指淮河。
- 怅望:惆怅地远望。
- 搔首:用手抓头,表示烦恼或思考。
- 薇蕨:一种野菜,这里比喻作者自己。
-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京城。
- 裘马:华丽的皮衣和骏马,指贵族的奢华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约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游历或居住在农村时所作,通过对秋天的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社会不公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风为引,描绘了一幅农村秋收的图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农村的宁静与丰收。诗中“雉肥兔饱鹰隼健”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动物的丰满与活力,而“水落沙冷鱼龙藏”则传达了秋水的清冷与深邃。后两句通过对长淮烟波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山川的无限遐想与感慨。最后两句通过对“二年薇蕨苦不饱”与“长安裘马多辉光”的对比,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愤懑与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风萧萧吹野桑”:开篇即以秋风的声音和动作,引出秋天的氛围。
- “田家黍稷初登场”:描绘了农家秋收的景象,黍稷是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
- “雉肥兔饱鹰隼健”:通过动物的丰满与活力,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丰收景象。
- “水落沙冷鱼龙藏”:描绘了秋水的清冷与深邃,鱼龙藏匿,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 “长淮烟波渺千里”:通过对长淮烟波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山川的无限遐想。
- “怅望搔首山川长”:表达了作者对山川的感慨与思考。
- “二年薇蕨苦不饱”:通过对薇蕨的描写,比喻作者自己的艰辛生活。
- “长安裘马多辉光”:通过对长安贵族生活的描绘,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抒发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二年薇蕨苦不饱”,用薇蕨比喻作者自己的艰辛生活。
- 对比:如“二年薇蕨苦不饱”与“长安裘马多辉光”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社会的不公。
- 拟人:如“水落沙冷鱼龙藏”,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农村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丰收的喜悦与自然的宁静,同时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对比,抒发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懑与无奈,体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秋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带来凉爽与变化。
- 野桑:代表着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 黍稷:象征着农家的丰收与希望。
- 雉、兔、鹰隼:代表着秋天的活力与丰满。
- 水、沙、鱼龙:象征着秋水的清冷与深邃。
- 长淮烟波:代表着远方的遐想与感慨。
- 薇蕨:比喻作者自己的艰辛生活。
- 长安裘马:象征着贵族的奢华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雉肥兔饱鹰隼健”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生机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寒冷
-
“二年薇蕨苦不饱”一句中,薇蕨比喻了什么? A. 贵族的生活 B. 作者自己 C. 农村的景象 D. 自然的宁静
-
诗中“长安裘马多辉光”一句与哪一句形成了对比? A. “秋风萧萧吹野桑” B. “田家黍稷初登场” C. “二年薇蕨苦不饱” D. “长淮烟波渺千里”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杜甫的《秋兴八首》: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局的感慨与忧虑。
诗词对比:
- 张耒的《秋风三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表现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与创作特点。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张耒在内的多位诗人的生平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