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七言二首》

时间: 2025-01-04 09:38:54

久辞两禁归民伍,遥想群仙谒帝居。

少有人临雀罗者,未知谁饮兽樽欤。

向来不晓京房易,老去粗通氾胜书。

懊恼西畴春事动,渐难为国荷犂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久辞两禁归民伍,
遥想群仙谒帝居。
少有人临雀罗者,
未知谁饮兽樽欤。
向来不晓京房易,
老去粗通氾胜书。
懊恼西畴春事动,
渐难为国荷犁锄。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很久离开禁地,返回了百姓的生活,
遥想那些神仙拜谒天帝的情景。
很少有人能享用雀罗的美味,
不知道是谁在饮用兽樽里的酒呢?
我以前对《周易》不太了解,
现在虽然年纪大了,却粗通《氾胜之书》。
我对春天的农事感到懊恼,
渐渐难以为国家承担耕耘的重任。

注释:

  • 久辞两禁:指诗人长期离开禁地,可能是指官场或朝廷。
  • 群仙谒帝居:神仙拜见天帝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 雀罗:一种美味的食物,古人用来形容奢华的饮食。
  • 兽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可能暗指豪饮。
  • 京房易:指《周易》中的京房学派,诗人表示自己对易经的了解不深。
  • 氾胜书:古代的占卜书籍,诗人虽老但对其有一定了解。
  • 西畴:指西边的田地,春事动则是耕种之事。
  • 荷犁锄:承担耕作的重任,指诗人对农耕的责任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紫岩,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兼具豪放与细腻,尤其擅长五言、七言诗。刘克庄的作品往往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元日七言二首》是刘克庄在元旦之际所作,表达了他对生活、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责任感。诗中流露出对农事的关心与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民众生活艰难的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神仙的轻松生活与自己的沉重责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篇“久辞两禁归民伍”,表明诗人已不再身居高位,回归平民生活,暗含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平民生活的向往。而“遥想群仙谒帝居”,则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诗人渴望能够像那些神仙一样,超脱于世俗,享受无忧的生活。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美食和饮酒的描绘,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享乐的向往,然而却又感到无奈,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向来不晓京房易,老去粗通氾胜书”,诗人自谦对深奥的哲学知识不够了解,显示了他自知之明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农事的思考,诗人怀有对国家和百姓的责任感,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感到自己逐渐难以承担起这样的重任。这种感情的流露,渗透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与对社会责任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久辞两禁归民伍:长时间离开官场,回归到平民生活中。
  2. 遥想群仙谒帝居:幻想神仙们前往天帝面前的场景,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3. 少有人临雀罗者:很少有人能享受到这种奢华的饮食。
  4. 未知谁饮兽樽欤:不知是谁在享用豪饮,暗示对享乐生活的羡慕。
  5. 向来不晓京房易:自谦对《周易》的理解不深。
  6. 老去粗通氾胜书:年纪渐长,虽知一些书籍,但不够深入。
  7. 懊恼西畴春事动:对农事的责任感和懊恼心情。
  8. 渐难为国荷犁锄:感叹自己难以承担起为国耕作的重任。

修辞手法:

  • 对比:将神仙的轻松与自己沉重的生活进行对比,增强情感的冲突。
  • 暗喻:通过“雀罗”和“兽樽”暗喻奢华生活与享乐。
  • 自谦:用自谦的语气表达对自己学识的不足。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反映了对社会责任的深思,以及对青春逝去和时光流转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禁地:象征权力与束缚。
  • 群仙:象征理想与自由。
  • 雀罗:象征奢华与享受。
  • 兽樽:象征饮酒的豪放与放纵。
  • 犁锄:象征耕作与责任。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关于理想与现实、责任与自由的复杂情感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神仙生活的态度是: A. 羡慕
    B. 嫉妒
    C. 无所谓

  2. “懊恼西畴春事动”中,诗人主要表达了: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耕作的责任感
    C. 对田地的向往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关注国家与百姓生活,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 王维《鸟鸣涧》:强调自然与理想生活的和谐,展现出另一种逃避现实的态度。

这两首诗虽有不同的情感基调,但都在反映诗人与社会的关系、对生活的思考上具有共通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刘克庄研究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