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峰独耸接云间,
砥柱中流岂等閒。
日月每从眉上过,
乾坤祇在海中山。
白话文翻译:
孤独的高峰直耸入云间,
就像是大海中的支柱,岂能轻视。
日月的光辉总是从我眉头上掠过,
而天地间的壮丽景色却只在海洋和高山之间。
注释:
- 孤峰:独立而高耸的山峰。
- 砥柱:支撑的柱子,这里比喻山峰的巍峨。
- 岂等闲:岂能轻视,强调事物的重要性。
-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光明。
- 乾坤:宇宙、天地的象征。
- 祇在:只在,表示一种限定。
典故解析:
“砥柱中流”出自《庄子》,原意指支撑大海的柱子,后用来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峰,象征着伟大的志向与坚定的立场。诗中通过此典故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竹,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从其作品可见其才情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萧竹的诗作常常表达宏大的情怀与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生命的思考,反映出那个时代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关注。
诗歌鉴赏:
《阳景三绝》以其雄浑的气魄与深邃的思想而著称。诗人以“孤峰”作为开篇,直指高耸的山峰,展现出一种孤傲的气质。接着用“砥柱中流”来强调这一形象的伟岸与不凡,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诗人内心的坚持。随后,诗人引入“日月”的意象,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突显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最后一句“乾坤祇在海中山”,则是对天地伟大景观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感悟。这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不失深邃,意象丰富而具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孤峰独耸接云间:强调山峰的孤立与高耸,给人一种无比的壮观感觉。
- 砥柱中流岂等閒:借用比喻,说明此峰的伟大与重要性,绝不可小觑。
- 日月每从眉上过:暗示时间总是在快速流逝,诗人对时光的感慨。
- 乾坤祇在海中山:表达对自然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宇宙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作“砥柱”,体现其巍峨不动的特性。
- 拟人:赋予自然元素以人的情感,使诗歌更具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讲究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高耸的山峰和流转的日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峰:象征着孤独与坚定。
- 日月:象征着时间与光明。
- 海中山:象征着广阔与伟大,反映出自然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孤峰”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高山
- B. 一棵树
- C. 一条河
- D. 一座城市
-
“砥柱中流”所表达的意思是:
- A. 轻视
- B. 支撑
- C. 流动
- D. 安静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终南山》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但萧竹的诗强调的是孤独与坚定,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