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何西仲秉烛饮梅下》
时间: 2025-01-04 11:48: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与何西仲秉烛饮梅下》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梅花盛开时的情景,山茶花像茧一样包裹,寒冷的枝头上刚刚绽放出一朵花。诗人借着老眼的观察,趁着年华的流逝,每天穿着草鞋踏在青苔和苔藓上。花神似乎在催促着年迈的山翁,不去计较春风的深浅,树头的花朵在月明下纷纷摇曳,冰雪和琼瑶恣意裁剪。痴公没有完成的事情,愿意和花一起度过十天。面对夜晚的风雨,诗人选择在花阴下点燃蜡烛。攀枝摘花的兴致似乎无穷无尽,满把香花传递给衣衫。星星点点的霜鬓无法插上簪子,轻轻拨动疏落的花瓣,举杯畅饮。孩子们不要唱吴地的歌声,山翁正在与花神结盟。心中愁苦如片片风中的落花,留取北枝宽阔作程。
注释:
- 山茶: 一种花卉,花大而美丽。
- 包大如茧: 形容花苞包裹得很大,像茧一样。
- 芒鞋: 草鞋,古人常穿。
- 痴公: 指痴迷于某事的人。
- 花神: 传说中的花的神灵。
- 吴歈声: 指吴地的歌曲,通常带有悲伤的情感。
- 盟: 结盟、约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明朗的诗风著称。其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尤其擅长表现花草树木的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借酒助兴,抒发对春天的期盼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梅花与山茶的盛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诗中描绘的场景富有层次感,既有花的绽放,也有老人的回忆。诗人通过“秉烛饮梅下”这一意象,营造出温馨的氛围,表现出诗人与友人共饮的情景,充满了对友谊与人生的思考。诗中反复出现的“花神”、“痴公”等意象,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也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整首诗在意象上相互交融,情感也由欣喜转为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茶著包大如茧: 形容山茶花的花苞包得很大,像虫茧一样。
- 初见寒梢一花展: 描述在寒冷的枝头上,第一朵花悄然盛开。
- 强将老眼趁年华: 诗人在把握年华,回忆自己年老的眼睛。
- 日日芒鞋踏苔藓: 每天穿着草鞋,走在青苔上,感受自然的气息。
- 花神似苦山翁催: 花神似乎在催促年迈的山翁,不要忘记春天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拟人: 花神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似乎在催促。
- 比喻: 将花苞比作茧,生动形象地传达了花的状态。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既有对花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真谛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深沉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 象征坚韧与高洁。
- 山茶: 代表春天的希望。
- 蜡烛: 象征温暖与陪伴。
- 花神: 代表自然的灵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山茶著包大如茧”描绘了什么景象?
- A. 花的盛开
- B. 冬天的寒冷
- C. 花苞的状态
- 诗人为何选择在“花阴烧烛随”?
- A. 想要照亮黑暗
- B. 为了享受与友人的时光
- C. 为了驱寒
- “儿童莫作吴歈声”中的“吴歈”指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酒
- C. 一种歌曲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by 王安石
- 《早梅》 by 陆游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了梅花的高洁与坚韧,表达了在逆境中仍能绽放的精神。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李弥逊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文赏析》
- 《李弥逊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