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时间: 2025-01-19 19:47: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 宋祁 〔宋代〕
帝京蒙福近,相国偃藩初。 瓮熟中斋酒,厨鲜上客鱼。 高怀日萧散,外物久驱除。 犀首无妨饮,宣尼或饭疏。 林凋疑野阔,荷罢似池虚。 此乐凭谁辨,须烦藻思馀。
白话文翻译:
在帝都享受着近来的福祉,相国刚刚结束了边疆的职责。 瓮中的酒已经熟透,厨房里新鲜的鱼供给了贵宾。 高雅的情怀日渐闲适,外界的纷扰早已被摒弃。 即使像犀首那样豪饮也无妨,像宣尼那样偶尔吃些粗粮。 林木凋零让人怀疑野外的广阔,荷叶凋谢后池塘显得空旷。 这种乐趣谁能辨别,需要借助文人的才思来描绘。
注释:
- 帝京:指京城,即当时的首都。
- 相国:指宰相。
- 偃藩:指结束边疆的职责。
- 瓮熟中斋酒:瓮中酿造的酒已经成熟。
- 厨鲜上客鱼:厨房里新鲜的鱼供给了贵宾。
- 高怀日萧散:高雅的情怀日渐闲适。
- 外物久驱除:外界的纷扰早已被摒弃。
- 犀首:指战国时期的魏国将领公孙衍,以其豪饮著称。
- 宣尼:指孔子,字宣尼,这里指孔子的简朴生活。
- 林凋疑野阔:林木凋零让人怀疑野外的广阔。
- 荷罢似池虚:荷叶凋谢后池塘显得空旷。
- 此乐凭谁辨:这种乐趣谁能辨别。
- 须烦藻思馀:需要借助文人的才思来描绘。
诗词背景: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兄宋庠并称“二宋”。他的诗风清新雅致,多写景抒怀之作。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京城享受闲适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摒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京城的闲适生活,展现了诗人对高雅情怀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摒弃。诗中“瓮熟中斋酒,厨鲜上客鱼”一句,既表现了生活的富足,又体现了待客的周到。而“高怀日萧散,外物久驱除”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最后两句“此乐凭谁辨,须烦藻思馀”,则强调了这种乐趣的难以言传,需要借助文人的才思来描绘,增添了诗歌的深邃与韵味。
诗词解析:
- 首联:“帝京蒙福近,相国偃藩初”,点明了诗人在京城的幸福生活和相国结束边疆职责的背景。
- 颔联:“瓮熟中斋酒,厨鲜上客鱼”,通过具体的物象描绘了生活的富足和待客的周到。
- 颈联:“高怀日萧散,外物久驱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尾联:“犀首无妨饮,宣尼或饭疏”,通过典故的运用,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 最后两句:“林凋疑野阔,荷罢似池虚。此乐凭谁辨,须烦藻思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并强调了这种乐趣的难以言传。
意象分析:
- 瓮熟中斋酒:象征着生活的富足和安逸。
- 厨鲜上客鱼:象征着待客的周到和热情。
- 高怀日萧散: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林凋疑野阔:象征着自然的广阔与宁静。
- 荷罢似池虚:象征着自然的空旷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相国偃藩初”指的是什么? A. 相国刚刚结束了边疆的职责 B. 相国刚刚开始边疆的职责 C. 相国在边疆的职责很重 D. 相国在边疆的职责很轻
-
诗中的“犀首无妨饮”指的是谁? A. 孔子 B. 公孙衍 C. 宋祁 D. 宋庠
-
诗中的“此乐凭谁辨”表达了什么? A. 这种乐趣很容易辨别 B. 这种乐趣很难辨别 C. 这种乐趣不需要辨别 D. 这种乐趣需要别人来辨别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词对比:
- 宋祁的《九日》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摒弃,但宋祁的诗更注重对具体生活场景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内心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多首诗作,是研究宋祁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