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坡和陶诗》

时间: 2025-01-19 15:56:22

食已无馀事,坡诗信手翻。

飘零落蛮蜑,收拾重玙璠。

未易穷关键,才能味语言。

向来陶谢并,今日要重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读东坡和陶诗 赵蕃 〔宋代〕

食已无馀事,坡诗信手翻。 飘零落蛮蜑,收拾重玙璠。 未易穷关键,才能味语言。 向来陶谢并,今日要重论。

白话文翻译:

吃完饭后无其他事,随手翻阅东坡的和陶诗。 诗句飘零如落入蛮荒之地,但收集起来却如珍贵的玙璠。 不易深入其核心,才能品味其中的语言之美。 向来陶渊明和谢灵运并称,今日要重新讨论他们的价值。

注释:

  • 食已无馀事:吃完饭后没有其他事情可做。
  • 坡诗:指苏轼(东坡)的诗。
  • 信手翻:随手翻阅。
  • 飘零:比喻诗句散落无序。
  • 蛮蜑: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此处比喻诗句的散落。
  • 玙璠:美玉,比喻珍贵的诗句。
  • 未易穷关键:不容易深入理解诗的核心。
  • 味语言:品味诗的语言之美。
  • 陶谢并:陶渊明和谢灵运并称。
  • 重论:重新讨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与当时的诗坛主流有所不同。此诗是他在阅读苏轼和陶渊明的诗作后有感而发。

创作背景: 赵蕃在闲暇之余,阅读苏轼模仿陶渊明风格的诗作,感叹其诗的深邃与美妙,因此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对陶渊明、苏轼诗作的赞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苏轼和陶渊明诗作的深刻理解和赞赏。首两句描述了作者在饭后无事时,随手翻阅苏轼的和陶诗,感受到诗句的飘零之美,如同珍贵的玙璠。中间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诗作深层次的理解不易,但正是这种不易,才使得诗的语言更加值得品味。最后两句则是对陶渊明和谢灵运的并称,以及对他们的诗作价值的重新讨论,体现了作者对古典诗歌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食已无馀事:描述了作者在饭后无事的状态,为接下来的阅读行为做铺垫。
  2. 坡诗信手翻:随手翻阅苏轼的诗作,表现出作者的随意和自然。
  3. 飘零落蛮蜑:比喻诗句的散落,如同落入蛮荒之地,形象生动。
  4. 收拾重玙璠:将散落的诗句收集起来,如同珍贵的玙璠,强调诗的价值。
  5. 未易穷关键:表达了诗作深层次的理解不易,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6. 才能味语言:只有深入理解,才能品味诗的语言之美。
  7. 向来陶谢并:一直以来,陶渊明和谢灵运并称,体现了他们的地位。
  8. 今日要重论:今日要重新讨论他们的价值,表明作者对他们的重新评价。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飘零落蛮蜑”和“收拾重玙璠”来比喻诗句的散落和收集,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飘零落蛮蜑,收拾重玙璠”,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苏轼和陶渊明诗作的赞赏和重新评价,表达了作者对古典诗歌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

意象分析:

  • 飘零:比喻诗句的散落,形象生动。
  • 玙璠:美玉,比喻珍贵的诗句,强调诗的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坡诗信手翻”中的“坡诗”指的是谁的诗? A. 陶渊明 B. 苏轼 C. 谢灵运 答案:B

  2. 诗中“收拾重玙璠”中的“玙璠”比喻什么? A. 珍贵的诗句 B. 散落的诗句 C. 蛮荒之地 答案:A

  3. 诗中“向来陶谢并”中的“陶谢”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A. 陶渊明和谢灵运 B. 陶渊明和苏轼 C. 谢灵运和苏轼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陶渊明饮酒诗》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和陶渊明饮酒诗》与陶渊明的《饮酒》在风格和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苏轼诗集》
  • 《陶渊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