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其二 叠前韵》
时间: 2024-09-19 20:48: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摸鱼儿 其二 叠前韵
作者: 卫宗武 〔宋代〕
见春来又将春尽,狂风那更痴雨。
一番芳径催人老,回首绿杨飘絮。
欢会处。有小小池亭,止欠妙歌舞。
光阴梭度。对草木幽姿,候禽雅奏,客至未应去。
十年里,冷落翟公庭户。朋来草草樽俎。
投闲赢得浮生乐,肯羡油幢绣斧。
春几许。任洛谱名葩,留宴耆英侣。
浮荣竞取。纵带玉围腰,印金系肘,争似莺花主。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了,但又快要结束了,狂风和雨水更加疯狂。
一条芳香的小路使人感到时光流逝,回头望去,绿杨间飘飞着柳絮。
欢聚的地方,有一座小小的池亭,却缺少动人的歌舞。
光阴如梭,面对草木的幽静姿态,等待着鸟儿的优雅歌唱,客人还未应当离去。
在这十年中,翟公的庭院显得冷清,朋友们来来匆匆,酒席也显得草草了事。
闲适时光让我获得了浮生的乐趣,难道还会羡慕那装饰华丽的车子吗?
春天还有多少呢?任凭洛阳的名花谱写,留下宴会给年长的友人。
浮华的荣誉竞争着,虽然佩戴着玉带和金印,却不如莺花的主人般自在。
注释
- 见春来又将春尽:春天来了,又快要结束了,感叹时光流逝。
- 狂风那更痴雨:狂风和雨水更加猛烈。
- 芳径催人老:香气四溢的小路催人感到时间的流逝。
- 翟公庭户:指的是翟公的庭院,历史上有名的雅士。
- 油幢绣斧:指华丽的车子,象征浮华与奢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卫宗武,宋代词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春天,诗人面对春尽夏来的时节,感慨时光匆匆,友人间的聚会与离别,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诗歌鉴赏
《摸鱼儿 其二 叠前韵》是一首描写春天与人间聚会的词作,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绘,折射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开首两句“见春来又将春尽,狂风那更痴雨”便引入了时间的主题,狂风与细雨象征着时光的疾驰,迅速掠过的春天让人感到无奈与惋惜。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芳径催人老”和“绿杨飘絮”,以自然景物反映内心的感受,强调了岁月的流逝。
在欢聚的场景中,小小的池亭承载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却因缺少歌舞而显得略显单调,呈现出一种静谧的孤独感。接下来“十年里,冷落翟公庭户”一语,既是对往日繁华的追忆,也是对现状的感慨,友人的匆匆而去让人感到落寞与无奈。
诗的最后几句则以“浮荣竞取”来总结,虽然佩戴着华美的装饰,但对比之下,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更为重要,正如莺花主般无忧无虑。整首词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深刻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揭示了真正的快乐在于内心的满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见春来又将春尽:描绘春天来临,但又即将过去,感慨时光。
- 狂风那更痴雨:狂风与细雨交织,更加疯狂,象征不安定的情绪。
- 一番芳径催人老:芳香的小路使人感慨岁月的流逝。
- 回首绿杨飘絮:回望柳树上的柳絮,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欢会处。有小小池亭:欢聚的地方却显得简陋,缺少歌舞。
- 光阴梭度:光阴如梭,飞快流逝。
- 对草木幽姿,候禽雅奏:面对草木的幽静,等待鸟儿高雅的歌唱。
- 十年里,冷落翟公庭户:十年来,翟公的庭院显得冷清。
- 朋来草草樽俎:朋友们来往匆匆,酒席草草了事。
- 投闲赢得浮生乐:闲暇时光的乐趣让人享受。
- 春几许:春天还有多少时间呢?
- 任洛谱名葩:让洛阳名花谱写,象征美好的事物。
- 浮荣竞取:浮华的荣誉在争取。
- 争似莺花主:不如莺花的主人那样自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光阴梭度”比喻时间的流逝,形象生动。
- 拟人:草木被赋予了幽静的特性,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欢会处”、“小小池亭”形成音韵的和谐,增添诗句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抒发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反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传达了作者对浮华与真实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命与希望,但也意味着短暂。
- 狂风与细雨:代表不安与无常,映射人生的变迁。
- 芳径:象征美好时光的流逝。
- 小池亭:代表聚会的场所,反映出友人间的情谊。
- 莺花:象征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翟公庭户”指的是谁的庭院?
- A. 陶渊明
- B. 杨贵妃
- C. 翟公
- D. 李白
-
诗中“狂风那更痴雨”意指什么?
- A. 自然现象
- B. 人的情感
- C. 生活节奏
- D. 时光流逝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对友谊的珍视
- C. 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 D.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周邦彦的《兰陵王·世事一场大梦》
诗词对比:
- 卫宗武的《摸鱼儿 其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但前者更强调人生的流逝与孤独,后者则更倾向于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欢愉。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词学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