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瞿昙未解这一著,
雪岭六年空卜度。
不知眼病见空花,
认作明星一何错。
自累犹可,更累儿孙。
珊瑚枕上两行泪,
半是思君半恨君。
白话文翻译:
这位佛教祖师(瞿昙,即释迦牟尼)未曾领悟这一道理,
在雪岭上空度过了六年。
不知道眼病所见的空花,
错认作明星真是太可惜了。
自己受累尚可,何必还要累及儿孙?
在珊瑚枕上泪水两行,
一半是思念你,一半是怨恨你。
注释:
- 瞿昙:指释迦牟尼,佛教的创立者。
- 雪岭:指高山或寒冷的地方,象征苦行和修行。
- 空花:佛教中常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代表世间种种的虚妄。
- 明星:比喻遥不可及的理想或真理。
- 自累:自己受苦。
- 儿孙:后代,子孙。
- 珊瑚枕:用珊瑚制作的枕头,象征奢华与痛苦的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惟一,宋代著名的禅僧,擅长诗词,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他的诗作常常蕴含佛教思想,注重内心的修行与觉悟。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作者对人生和死亡的思考之际,反映了他对佛教教义的探讨和个人情感的交织。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人们对人生和存在的意义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爱的复杂情感。开头以“瞿昙未解这一著”引入,指向释迦牟尼的无知与困惑,暗示即使是佛教的创立者也未必能完全领悟人生的真谛。接着以“雪岭六年空卜度”描绘了长时间的苦行,表现出对精神追求的执迷和无奈。
“不知眼病见空花,认作明星一何错。”这两句则表现了人对虚幻理想的追逐,揭示了人生的苦痛与失落。自我受累尚可,但不应让后代也承受这种痛苦。“珊瑚枕上两行泪”则是情感的高潮,展现了作者对爱与恨的复杂情感,既有思念的温柔,又有怨恨的苦涩。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丰富,既有对人生的思考,也有对亲情的纠葛,写得细腻而深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瞿昙未解这一著:点出即使是佛教的创立者,也面对人生的困惑。
- 雪岭六年空卜度:六年的苦行未能获得真正的觉悟,暗示修行的艰难。
- 不知眼病见空花:眼病象征无明,见到的空花是虚妄的事物。
- 认作明星一何错:错把虚幻的理想当作真实,揭示人生的迷惑。
- 自累犹可,更累儿孙:自我受累可以忍受,但不应让后代也承受这种痛苦。
- 珊瑚枕上两行泪:情感的具象化,表现出对爱的思念与怨恨。
修辞手法:
- 比喻:“眼病见空花”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虚幻与真实的对立。
- 对仗:“思君半恨君”,展现出情感的争斗。
- 象征:珊瑚枕象征着奢华与痛苦的交错。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作者对人生苦痛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情感的复杂体验,揭示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迷惘与痛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岭:象征艰难的修行过程。
- 空花:代表虚幻的追求和人生的迷惑。
- 明星:象征理想的遥不可及。
- 珊瑚枕:象征奢华与痛苦的共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瞿昙”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孟子
- B. 释迦牟尼
- C. 老子
-
“雪岭六年空卜度”中的“空”指的是什么?
- A. 空虚
- B. 空白
- C. 空无
-
“珊瑚枕上两行泪”中的泪水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思念与怨恨
- C. 失落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释惟一的这首诗更具哲理性,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的洒脱与孤独。在情感表达上,释惟一的诗作更为内敛,善于通过意象传达复杂的情感,而李白则通过豪放的语言展示个人的情怀。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释惟一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