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西平(会稽秋风亭观雪)》
时间: 2025-01-04 08:57: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辛弃疾的《上西平(会稽秋风亭观雪)》原文:
九衢中,杯逐马,带随车。
问谁解爱惜琼华。
何如竹外,静听窣窣蟹行沙。
自怜是,海山头,种玉人家。
纷如斗,娇如舞,才整整,又斜斜。
要图画,还我渔蓑。
冻吟应笑,羔儿无分谩煎茶。
起来极目,向弥茫数尽归鸦。
白话文翻译
在繁华的城市中,杯酒随着马蹄声而响,车辙也随之而来。问谁能懂得珍惜这琼华(意指雪花)呢?不如在竹林之外,静静地听那沙滩上蟹子爬行的窣窣声。我自怜身处海山之头,像那种植玉米的农家。纷飞的雪花如斗般,娇嫩如舞者,整齐又微微倾斜。若要图画,还请将我的渔蓑还给我。冻得吟唱的人应当笑,那羔羊无缘享受这煎茶之乐。起来眺望远方,漫无边际,数尽了归来的乌鸦。
注释
- 九衢:指城市的繁华地带。
- 琼华:比喻雪花的美丽。
- 窣窣:形容细微的声音,通常指沙子或树叶的声响。
- 海山头:隐喻高处,象征着远眺的意境。
- 渔蓑:指渔夫的蓑衣,象征生活的朴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与军事家。他的词作风格豪放,常以历史典故和个人经历为题材,抒发爱国情怀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常常以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表达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上西平》通过描绘秋雪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故乡的眷恋。诗的开头描绘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随后转向宁静的自然,呈现出一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中的“琼华”,不仅是雪花的美丽,更是对人生短暂美好的感慨。接着,诗人引入了蟹行沙的细腻描写,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这种细腻的观察与豪放的情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渔蓑”象征了自己的生活理想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最后,诗人站在高处眺望,目光穿越了漫无边际的远方,数尽归鸦,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在形式上虽然简洁,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思,体现了辛弃疾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生活的深入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衢中,杯逐马,带随车。
描述繁华的城市中,酒杯随着马蹄声而荡漾,表现出一种热闹的氛围。 -
问谁解爱惜琼华。
提出一个疑问,谁能真正珍惜这美丽的雪花,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无奈。 -
何如竹外,静听窣窣蟹行沙。
借用自然的声音,传达诗人对宁静的向往。 -
自怜是,海山头,种玉人家。
自我怜惜的感情,暗含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纷如斗,娇如舞,才整整,又斜斜。
描绘雪花的轻盈与美丽,形象生动。 -
要图画,还我渔蓑。
希望能还给自己那份质朴的渔生活,回归自然。 -
冻吟应笑,羔儿无分谩煎茶。
诗人冷吟自嘲,同时也反映出羔羊无缘享受的无奈。 -
起来极目,向弥茫数尽归鸦。
最后,诗人起身向远方眺望,数尽飞归的乌鸦,表现了孤独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花比作琼华,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雪花的舞姿形象生动,使自然景象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纷如斗,娇如舞”,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无奈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琼华:象征着美好与纯洁。
- 竹外:代表宁静与自然。
- 海山:隐喻高远理想与人生追求。
- 渔蓑:象征着简朴生活与归隐情怀。
- 归鸦:象征着归属与思考,反映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个意象在诗中代表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a) 杯逐马
b) 蟹行沙
c) 海山头
d) 归鸦 -
诗中提到的“琼华”指的是什么? a) 雪花
b) 月亮
c) 花瓣
d) 星星
答案:
- b) 蟹行沙
- a) 雪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陆游:两者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但辛弃疾的词更显豪放,而陆游则多了一份沉郁。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全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