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千古襄阳》
时间: 2024-09-19 21:27: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千古襄阳
作者:李曾伯
千古襄阳,天岂肯付之荆棘。
宸算定图回三载,一新坚壁。
狼吻不甘春哨衄,马蹄又踏寒滩入。
向下洲一鼓扫群胡,三军力。
连帅是,并州绩。
宾佐有,雍丘逖。
赖阴人成事,同心却敌。
见说陈尸三十里,投鞍委甲如山积。
待老臣为作岘樊铭,劖诸石。
白话文翻译
千古的襄阳,天怎么可能让它沦为荆棘丛生的地方。
经过三年的策划,终于建起了坚固的新城墙。
敌人在春天的哨声中不甘心,马蹄又踏入寒冷的滩涂。
向下洲发起一声号令,打扫了敌人,三军奋力而为。
连带的将领都是并州的英才。
有宾客辅佐,雍丘的计谋高明。
依靠阴谋者成就事业,团结一致抵御敌人。
听说尸体堆积三十里,投下的鞍马和盔甲如山般堆积。
等到老臣为我们写下铭文,劖刻在石头上。
注释
- 荆棘:比喻困境或险恶的环境。
- 宸算:指皇帝的计划或算计。
- 狼吻:比喻敌人或外敌的侵袭。
- 寒滩:寒冷的滩涂,象征艰苦的环境。
- 向下洲:指军事行动的发起地。
- 三军力:指三军齐心协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生卒年不详),字德裕,宋代诗人,以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于描写战争场景和抒发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代,正值北方金国对南宋的侵扰。襄阳作为重要的战略要地,诗人寄托了对家国的忧虑与期望,表达了对捍卫故土的决心。
诗歌鉴赏
《满江红·千古襄阳》是李曾伯表达爱国情怀的力作,整首词通过对襄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对战斗的渴望。开头以“千古襄阳”引入,强调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性,接着通过“天岂肯付之荆棘”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暗示着外敌的威胁和内部的挣扎。此后,诗人描绘了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建起坚固城墙的情景,显示出国人不屈的斗志和对未来的希望。
在描写军事行动时,诗人使用“向下洲一鼓扫群胡”,生动地表现了士兵们的勇敢与果敢,展现出军队的士气与团结。后面提到的“见说陈尸三十里”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惨烈,更加深了诗中所表达的对战争的思考与对生命的敬畏。最后以“待老臣为作岘樊铭”结束,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展望,表现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古襄阳,天岂肯付之荆棘:表示襄阳在历史上有其重要性,天不会让它沦为荆棘丛生的地方。
- 宸算定图回三载,一新坚壁:经过三年的计划,终于建立起了新的城墙。
- 狼吻不甘春哨衄:敌人不甘心在春天的哨声中失败。
- 马蹄又踏寒滩入:马蹄踏入寒冷的滩涂,显示出战争的艰苦。
- 向下洲一鼓扫群胡:向敌人发起进攻,勇猛地扫荡敌军。
- 三军力:三军齐心协力的决心。
- 连帅是,并州绩:指将领都是并州的优秀人才。
- 宾佐有,雍丘逖:有高明的谋士辅佐。
- 赖阴人成事,同心却敌:依靠团结一致的阴谋者,抵御敌人。
- 见说陈尸三十里:尸体堆积三十里,战争的惨烈。
- 投鞍委甲如山积:投下的鞍马和盔甲如山般堆积,显示战争的惨痛。
- 待老臣为作岘樊铭,劖诸石:期待老臣为我写铭文,镌刻在石头上,以留名后世。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马蹄又踏寒滩入,向下洲一鼓扫群胡”,展示了整齐的结构之美。
- 比喻:如“狼吻”比喻敌人的侵扰,使得表达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战争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展现出深厚的爱国情怀与坚定的斗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襄阳:象征着国家的希望与命运。
- 荆棘:象征着困境与挑战。
- 狼吻:象征外敌的侵扰。
- 尸体:象征战争的惨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曾伯的《满江红·千古襄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绝望
- B. 爱国
- C. 悲伤
- D. 愤怒
-
诗中提到的“宸算定图回三载”是什么意思?
- A. 策划三年建城
- B. 三年内必胜
- C. 三年后归还
- D. 三年无战事
-
“见说陈尸三十里”表达了什么?
- A. 战争的胜利
- B. 战争的惨烈
- C. 战争的无奈
- D. 战争的荣耀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表达对历史的思考。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爱国情怀与对抗敌人的决心。
诗词对比:
- 李曾伯 vs. 陆游: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但李曾伯更强调战争的紧迫与激烈,而陆游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的忧愁。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曾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