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时间: 2025-01-06 05:19:22

黄道雨初干。

霁霭空蟠。

东风杨柳碧毵毵。

燕子不归花有恨,小院春寒。

倦客亦何堪。

尘满征衫。

明朝野水几重山。

归梦已随芳草绿,先到江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道雨初干。霁霭空蟠。东风杨柳碧毵毵。燕子不归花有恨,小院春寒。倦客亦何堪。尘满征衫。明朝野水几重山。归梦已随芳草绿,先到江南。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雨刚刚停下来,天空晴朗得像是盘旋的云彩。东风吹拂,杨柳垂下碧绿的枝条。燕子没有归来,花儿因此而感到惆怅,小院里春寒依旧。旅途中的人感到无奈,衣衫上满是尘土。明天的乡野,山水几重叠加。归来的梦早已随着芳草的绿意而起,先行到达了江南。

注释:

  • 黄道:指春天的黄道,表示春天的气候。
  • 霁霭:霁是晴的意思,霭指雾气,合起来形容晴朗的天气。
  • 毵毵:形容柔美的样子,此处指杨柳的枝条。
  • 倦客:疲惫的旅人。
  • 征衫:指旅行时穿的衣服,常沾染尘土。
  • 江南:指长江南岸的地区,以风景秀丽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多具地方特色,反映了当时的生活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和对归乡的渴望,反映了当时人们在春寒乍暖的时节,对爱情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浪淘沙》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惆怅。开篇以“黄道雨初干”引入春天的气息,接着描写了春雨后的晴朗天空,以及东风拂动的杨柳,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燕子不归的遗憾和小院里的春寒,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以“倦客”自喻,表达了自身在旅途中的无奈与疲惫,彰显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来生活的期待。结尾处的“归梦已随芳草绿,先到江南”,不仅展现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点明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道雨初干:春雨刚刚停,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2. 霁霭空蟠:晴朗的天空,淡淡的云雾缭绕,描绘出春日的清新气象。
  3. 东风杨柳碧毵毵:春风吹拂下,杨柳的绿意显得格外柔美。
  4. 燕子不归花有恨,小院春寒:燕子未归,花儿因此而感到遗憾,小院里依然寒冷,传达了离别的伤感。
  5. 倦客亦何堪:旅途上的人感到无奈与疲惫,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情感。
  6. 尘满征衫:衣衫上满是尘土,象征着长途跋涉的艰辛。
  7. 明朝野水几重山:描绘了明日归乡的情景,山水层叠,象征着归途的艰难。
  8. 归梦已随芳草绿,先到江南:归乡的梦已随着春草的绿意而生,表达了对江南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归梦已随芳草绿”,将梦比作春草,生动形象。
  • 拟人:燕子不归“花有恨”,赋予花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明朝野水几重山”,形成工整的对仗结构,增强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对离别的惆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道: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与重生。
  • 燕子:象征归来的希望与对故乡的思念。
  • 杨柳:春天的标志,柔美而富有生机。
  • 江南:象征着美好与安宁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道雨初干”中的“黄道”指什么? A. 夏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冬天

  2. “倦客”在诗中指的是谁? A. 在家的人
    B. 旅行的人
    C. 燕子
    D. 杨柳

  3. 诗中提到的“江南”象征了什么? A. 战争
    B. 美好与安宁
    C. 凶险
    D. 贫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诗词对比:

  • 《浪淘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达了对春天的感受与对故乡的思念,但李清照更多地融入了女性的细腻情感,而谢懋则更加关注春天的自然景象与旅途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