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葱梅韭芥本同家,自入主骚竟入邪。一日露牙救桓景,千秋添得伴黄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可以理解为:葱、梅、韭、芥等植物本是同一家族的,但自从进入《离骚》之中后,就变得离经叛道。一天露出锋牙救助了桓景,千秋之后却只能陪伴黄花。
注释
- 葱梅韭芥:指代葱、梅、韭菜、芥菜等,象征同类之物。
- 主骚:指的是《离骚》,是屈原的长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
- 入邪:偏离正道,这里暗指诗歌或文学作品的堕落。
- 露牙:指露出锋利的牙齿,象征力量或救助。
- 桓景:指的是桓景,典故来源于《东周列国志》,与封建社会的忠臣有关。
- 千秋:指很长的时间,强调时间的久远。
- 黄花:通常指代菊花,象征高洁和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字子云,号明月,生于北宋时期,活跃于政治与文化领域。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语言清新,意象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象征长寿与团聚。诗中通过植物的比喻,表达了对文人品德与理想的反思,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诗歌鉴赏
《叔文九日》是一首寓意深刻的古诗,诗人通过对植物的比喻,表达了对文学和道德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及“葱梅韭芥”,这些植物的共同特性象征着文学创作的根基和传统。然而,随着“自入主骚”的出现,诗人开始反思传统文化的变迁和文学创作的创新。这里的“入邪”则揭示了文学创作中可能出现的偏离正轨的现象,警示后人要坚守正道。
“露牙救桓景”一联,展现了历史传承与个人奋斗的关系。桓景的典故,暗示了忠诚与坚守的价值。在千秋之后,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着长久的陪伴和对理想的追求,暗示了即使在变迁中,也要保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又有对未来的思索,体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敏感与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葱梅韭芥本同家:起句以植物的亲缘关系开篇,暗示文学的根基与传统。
- 自入主骚竟入邪:转折句,表达了对传统文学的反思和对偏离正道的警惕。
- 一日露牙救桓景:借用桓景的典故,象征忠诚与力量。
- 千秋添得伴黄花:结尾句,强调长久的陪伴与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植物比作文人,象征文学的多样性与传统。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典故:引用桓景,增强诗歌的历史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植物的比喻,探讨了文学创作的传统与创新,反思了历史与理想的关系,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坚守的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葱梅韭芥:象征着文学的传统与根基。
- 主骚:代表着正道与理想。
- 黄花:象征着长寿、高洁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植物象征什么?
- A. 现代生活
- B. 文学的传统
- C. 个人情感
-
“露牙救桓景”中的桓景代表什么?
- A. 忠诚与坚守
- B. 背叛与离经
- C. 自然与和谐
-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文学传统的反思
- C. 对个人情感的表达
答案
- B. 文学的传统
- A. 忠诚与坚守
- B. 对文学传统的反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经典作品,深刻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的佳作,表达了重阳节的思乡情。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同样探讨了人生的苦与乐,反映了诗人与时代的关系,具有相似的深邃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