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四首》

时间: 2025-01-06 04:40:22

盛饰容仪舍掖庭,岂知妍丑悮丹青。

不羞见辱单于室,羞见年名作竟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昭君怨四首 曹勋 〔宋代〕

盛饰容仪舍掖庭,岂知妍丑悮丹青。 不羞见辱单于室,羞见年名作竟宁。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盛装打扮,离开掖庭,怎知美丑被画师误判。 不羞于在单于的宫室受辱,却羞于看到自己的名字被记作“竟宁”。

注释:

字词注释:

  • 盛饰:盛装打扮。
  • 容仪:容貌仪表。
  • 舍掖庭:离开后宫。
  • 妍丑:美丑。
  • 悮丹青:被画师误判。
  • 单于室:单于的宫室。
  • 竟宁:汉元帝年号,此处指昭君的名字被记作“竟宁”。

典故解析:

  • 昭君:即王昭君,汉元帝时期的宫女,因画师毛延寿的误判而被选为和亲对象,远嫁匈奴单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伯阳,号松隐,南宋文学家、政治家。其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通过对昭君命运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通过对昭君命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昭君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其悲剧命运常被用来象征个人的无奈和社会的不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昭君命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首句“盛饰容仪舍掖庭”描绘了昭君离开后宫的场景,盛装打扮却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次句“岂知妍丑悮丹青”揭示了画师误判的悲剧,美丑的判断竟然取决于一幅画。后两句“不羞见辱单于室,羞见年名作竟宁”则表达了昭君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她不羞于在单于的宫室受辱,却羞于看到自己的名字被记作“竟宁”,这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盛饰容仪舍掖庭”:描绘了昭君离开后宫的场景,盛装打扮却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
  • 次句“岂知妍丑悮丹青”:揭示了画师误判的悲剧,美丑的判断竟然取决于一幅画。
  • 第三句“不羞见辱单于室”:表达了昭君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她不羞于在单于的宫室受辱。
  • 末句“羞见年名作竟宁”:表达了昭君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她羞于看到自己的名字被记作“竟宁”。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不羞”与“羞见”的对比,突出了昭君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 象征:“竟宁”象征着昭君的悲剧命运,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同情。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昭君命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昭君的悲剧命运象征着个人的无奈和社会的不公,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盛饰:象征着昭君的美丽和无奈。
  • 掖庭:象征着昭君的出身和命运。
  • 丹青:象征着美丑的判断和社会的不公。
  • 单于室:象征着昭君的悲剧命运。
  • 竟宁:象征着昭君的悲剧命运和个人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盛饰容仪舍掖庭”描绘了什么场景? A. 昭君离开后宫 B. 昭君进入单于室 C. 昭君被画师误判 D. 昭君受辱 答案:A

  2. 诗中的“岂知妍丑悮丹青”揭示了什么? A. 昭君的美丽 B. 昭君的无奈 C. 画师的误判 D. 社会的公正 答案:C

  3. 诗中的“不羞见辱单于室”表达了什么? A. 昭君的羞耻 B. 昭君的无奈 C. 昭君的勇敢 D. 昭君的悲伤 答案:B

  4. 诗中的“羞见年名作竟宁”表达了什么? A. 昭君的羞耻 B. 昭君的无奈 C. 昭君的勇敢 D. 昭君的悲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明妃曲》:通过对昭君命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通过对昭君命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安石《明妃曲》与曹勋《昭君怨四首》:两首诗都通过对昭君命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与曹勋《昭君怨四首》:两首诗都通过对昭君命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昭君怨四首》,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王安石诗选》:收录了王安石的《明妃曲》,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杜甫诗选》:收录了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