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中从事亦贤劳,安得眠云独自高。
两席地栽青紫芥,一株树接碧红桃。
春风多可移花性,夜雨无声入土膏。
那办工夫到诗句,溪灯穿屋未编茅。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中从事工作也是贤能而辛劳的,怎能像眠云那样独自高卧。
在两席之地栽种青紫色的芥菜,一棵树上接满了碧绿和红色的桃子。
春风能够改变花的性质,夜雨无声地滋润着土地。
哪有功夫去琢磨诗句,溪边的灯光透过未编茅屋的缝隙。
注释
- 贤劳:贤能而辛劳。
- 眠云:比喻高卧,指隐居不问世事。
- 青紫芥:青紫色的芥菜。
- 碧红桃:碧绿和红色的桃子。
- 多可:能够。
- 土膏:肥沃的土地。
- 那办:哪有。
- 溪灯穿屋:溪边的灯光透过屋子的缝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1098-1174),字伯阳,号松隐,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尤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生活的艰辛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在宋代,文人多有隐逸山林的倾向,曹勋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山中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联表达了山中工作的辛劳与不易,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颔联和颈联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山中春天的生机盎然,春风和夜雨的细腻变化,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感悟。尾联则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溪灯穿屋的景象增添了一丝凄凉与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中从事亦贤劳,安得眠云独自高。
首联表达了山中工作的辛劳,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两席地栽青紫芥,一株树接碧红桃。
颔联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山中春天的生机盎然。 -
春风多可移花性,夜雨无声入土膏。
颈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感悟,春风和夜雨的细腻变化。 -
那办工夫到诗句,溪灯穿屋未编茅。
尾联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溪灯穿屋的景象增添了一丝凄凉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眠云”比喻隐逸生活。
- 拟人:如“春风多可移花性”,赋予春风以人的特性。
- 对仗:如“两席地栽青紫芥,一株树接碧红桃”中的对仗。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辛劳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眠云:隐逸生活的象征。
- 青紫芥:山中生活的具体细节。
- 碧红桃:春天的生机。
- 春风:自然的力量。
- 夜雨:自然的滋润。
- 溪灯穿屋:孤独与凄凉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眠云”比喻什么?
A. 隐逸生活
B. 高卧
C. 辛劳
D. 自然 -
“两席地栽青紫芥”中的“青紫芥”指的是什么?
A. 青紫色的花
B. 青紫色的菜
C. 青紫色的树
D. 青紫色的草 -
诗中“春风多可移花性”表达了什么?
A. 春风的力量
B. 花的美丽
C. 花的性质
D. 春风的温柔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中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曹勋的《山中二首》:都描绘了山中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多表现了宁静与超脱,而曹勋的诗则更多表现了辛劳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曹勋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