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时间: 2025-01-01 12:25:19

於陵薄三公,桔槔亲灌园。

伯成轻南面,执耒耕丘樊。

渊明耻为令,乞食倚人门。

贤人乐遂志,荣辱安足言。

鄙载夸毗子,结驷乘朱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成
司马光

於陵薄三公,桔槔亲灌园。
伯成轻南面,执耒耕丘樊。
渊明耻为令,乞食倚人门。
贤人乐遂志,荣辱安足言。
鄙载夸毗子,结驷乘朱轩。


白话文翻译:

在於陵(地名)努力追赶三公(古代高官),用桔槔亲自浇灌园田。
伯成(指伯乐)轻视南方的地位,手握耒耜在丘陵中耕作。
陶渊明(古代诗人)以不愿做官而自豪,乞讨时倚靠别人的门。
贤者乐于追求自己的志向,荣辱算什么呢?
鄙人(我)自夸比喻子(比喻贪图荣华),驾着华丽的马车乘坐朱色的车辕。


注释:

  1. 於陵:地名,指古代的於陵。
  2. 薄三公:追赶或追求三公的地位。
  3. 桔槔:一种农具,指用桔槔来灌溉。
  4. 伯成:伯乐,古代名马鉴定师,象征有识的人。
  5. 耒耕:持耒耜耕作,表达农耕的意象。
  6. 渊明:陶渊明,著名的隐士诗人,以不做官而自豪。
  7. 乞食倚人门:乞讨时依靠在别人家门口。
  8. 贤人:有德行的人。
  9. 荣辱安足言:荣誉和耻辱又算得了什么。
  10. 鄙载夸毗子:自夸的意思,毗子指贪图荣华的人。
  11. 结驷乘朱轩:驾着四匹马的华丽车辕,象征奢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司马光主张节俭治国,提倡儒家思想,反对奢华和贪污腐败。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官场和理想生活的思考。他以耕作和隐士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反思,也展现了对贤人志向的向往。


诗歌鉴赏:

《偶成》这首诗表达了司马光对个人理想和社会地位的深刻反思。在诗中,诗人通过对比不同的人生选择,展现自己的价值观。开篇提到“於陵薄三公”,展现出一种对高官地位的渴望,但随后的内容则逐渐转向对现实的思考。桔槔亲灌园的画面,生动地描绘了农耕生活的质朴和真实,与追逐权力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提到伯乐和陶渊明,前者象征着识才的智慧,后者则代表了对物质世界的超脱与追求内心的宁静。陶渊明的形象让人联想到隐士生活的自由和清高,与社会的荣辱无关。最后,诗人通过“鄙载夸毗子”,揭示了对奢华生活的讽刺,强调了心志与理想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展现出司马光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所传达的价值观,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理想,而非仅仅追逐外在的荣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於陵薄三公”:在於陵努力追求高官的地位,表现出对名利的渴望。
  2. “桔槔亲灌园”:用桔槔亲自灌溉,体现出勤劳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3. “伯成轻南面”:伯乐轻视南方的地位,表明对世俗功名的轻视。
  4. “执耒耕丘樊”:手握耒耜在丘陵中耕作,表达劳动的尊严与价值。
  5. “渊明耻为令”:陶渊明自豪于不愿做官,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6. “乞食倚人门”:乞讨时倚靠别人门口,表现出生活的无奈。
  7. “贤人乐遂志”:贤者乐于追求自己的志向,强调内心的满足。
  8. “荣辱安足言”:荣誉与耻辱又算得了什么,表达对世俗的超脱。
  9. “鄙载夸毗子”:自夸的鄙人,讽刺追逐奢华的心态。
  10. “结驷乘朱轩”:驾着华丽的车辕,象征对物质享乐的批判。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不同生活选择,突显出理想与现实的张力。
  • 象征:桔槔、耒耜、朱轩等意象,象征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 反讽:用鄙载夸毗子,反讽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内心的志向与追求,反对对世俗荣华的盲目追逐,倡导清高与自足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1. 於陵:象征理想与追求。
  2. 桔槔:象征勤劳与自然。
  3. 伯成:象征识才之人。
  4. 陶渊明:象征隐士的理想生活。
  5. 荣辱:体现出对世俗标准的反思。
  6. 朱轩:象征奢华生活的虚幻。

互动学习: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桔槔”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农具
    C. 一种诗体

    答案:B

  2. 填空题:陶渊明以__自豪。

    答案:不愿做官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贤人认为荣辱是重要的。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
  2. 王维的《终南山》:展现隐士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对比司马光与陶渊明的作品,前者更多关注现实与权力,后者则关注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两者都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出发点与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资治通鉴》
  2. 《陶渊明集》
  3.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文章。